三字经全文详细注释(4)

乐进修 人气:3.34W

[原文]周礼者,箸六官①。仪礼者,十七篇②。

三字经全文详细注释(4)

[注释]①周礼:书名,周公著。 箸:同著,制定的意思。 六官:《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部分管理国家政务,相当于后来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这六部分即是周代的政治制度。 ② 仪礼:书名,周公著。

[译文]《周礼》中记载着当时六官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仪礼》中礼仪大纲分为八种,共十七篇。

[原文]大小戴,注礼记①。述圣言,礼乐备②。

[注释]①大戴是指戴德,小戴是指戴圣,戴圣是戴德的侄子,他们都是汉代大儒。 注:注释。 礼记:书名,西汉时在孔丘故居的墙壁中发现古文《礼记》二百零四篇。戴德删为八十五篇,称《大礼戴》,他的侄子戴圣又删为四十九篇,称《小礼戴》,即《礼记》。 ②述:记述。 圣言:圣人的言论。 备:齐全,完备。

[译文]戴德和戴圣都曾汇编《礼记》并作注释,记述了圣人的言论,完备地记录下了上古的礼乐制度。

[原文]诗既亡,春秋作①。寓褒贬,别善恶②。

[注释]①诗:《诗经》。 既:已经。 亡:衰败,冷落。 春秋:书名。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编订而成。 ②寓;寓含。 褒:表扬。 贬:批评。 别:辨别,区分。

[译文]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跟着被冷落。孔子作了《春秋》, 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善恶行为的认识辨别。

[原文]三传者,有公羊①。有左氏,有谷梁②。

[注释]①传:给经典书籍作注释的著作叫传。 公羊:即公羊高,鲁国(今山东)人,作《春秋传》一册,称为《公羊传》。 ②左氏:即左丘明,作《春秋传》一册,称为《左传》。 毂梁:即毂梁赤,作《春秋传》一册,称为《毂梁传》。

[译文]公羊高著的《公羊传》,左丘明著的《左传》和毂梁赤著的《毂梁传》,合称为三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原文]经既明,方读子①。撮其要,记其事②。

[注释]①经:圣人的著作称经,这里指儒家经典。方:才。 子:指子书,我国古代图书按经、史、子、集分为四类。凡能自成一家的著作叫子书。 ②撮:选取挑选。 要:要点。 记:记住、牢记。

[译文]经书全部读熟了,才可以读诸子百家的书。子书种类篇幅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取重要的部分来读,记住其中每件事的前因后果。

[原文]五子者,有荀扬①。文中子,及老庄②。

[注释]①荀:即荀子。荀子名卿,楚兰陵人,作《荀子》上下篇。杨:即杨雄,汉代成都人,作《大玄经》、《法言》二书。 ②文中子:姓王名通,隋朝龙门人,作《元经》、《中说》二书。 老子:姓李名耳,周初亳邑人,作《道德经》。 庄子:名周,楚蒙城人,作《南华经》。

[译文]诸子百家中的五子指荀子、杨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五]

这部分讲述的是从伏羲、神农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原文]经子通,读诸史①。考世系,知终始②。

[注释]①经:儒家经典。 子:诸子百家的著作。 诸史:各种史书。 ②世系:帝王、贵族世代相承的系统。 终始:王朝兴亡的始末。

[译文]通晓经书和子书后,再读各种史书。从中考究各朝代相承的

系统,了解历史兴衰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在读史中吸取教训)。

[原文]自羲农,至皇帝①。号三皇,居上世②。

[注释]①羲:伏羲,也作伏牺,风姓,号太昊。相传是他始画八卦,造琴瑟,教嫁娶,作书契代结绳,造网罟教佃渔。 农:神农,姜姓,号炎帝,其兴货利,制耒耜,尝百草,作医书,制五谷。 黄帝:姓姬名轩辕,其作甲子,造律吕、货币、舟车、宫室等。 ②居:居住,生活。 上世:上古时代。伏羲、神农时代,传说为公元前26世纪以前的时代,故称上古时代。

[译文]从伏羲、神农,到轩辕,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后人尊称

他们为“三皇”,他们是远古时代的名君。(另一种传说:轩辕、颛

顼[音专须]、帝喾[音哭]、尧、舜为五帝时代,他们在公元前26—前22世纪。)

[原文]唐有虞,号二帝①。相揖逊,称盛世②。

[注释]①唐:即唐尧,又称“帝尧”。 虞:即虞舜,又称“帝舜”。二帝:指尧舜二帝。 ②揖逊:即谦让。

[译文]唐尧、虞舜二帝先后兴起,尧把帝位传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在两位君主的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原文]夏有禹,商有汤①。周文武,称三王②。

[注释]①夏:国号。 禹:姓姒(音四),受虞舜禅位当了君王,

国号为夏,历史上称为夏禹王。 商:国号。 汤:姓子,推翻夏朝

当了君王,历史上称商汤王。 ②周武王:文王姓姬名昌,武王是文

王的儿子,名发,推翻了商朝当了君王,追尊其父为周文王。

[译文]夏代(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的开君主是禹,商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的开君主是汤,周朝(约公元前1046—前256年)的开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有德有才的君主被后世称为“三王”。

[原文]夏传子,家天下①。四百载,迁夏社②。

[注释]①家天下:尧舜二帝不传子而传贤,帝王禅让制,天下为公。

夏禹王不传贤而传子,实行世袭制,以天下为自家。从夏禹王到夏朝

灭亡,经历17主,共400余年。 ②载:年。 迁:迁移。 社:社稷,即国家政权。

[译文]从夏禹王开始,将君位传给儿子,从此天下被一家统治。夏

朝延续了四百多年后被汤灭亡。

[原文]汤伐夏,国号商①。六百载,至纣亡②。

[注释]①汤:成汤王,商朝的开君主。 夏:夏桀王,夏朝末代

君主。 ②纣:殷纣王,商朝的最君主。商朝分前后两个时期,共经历了30主(公元前1600—前1300年为前期,历19主;公元前1300—前1046年为后期,历11主),共64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