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教学设计(通用5篇)

乐进修 人气:1.59W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湖》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湖》教学设计(通用5篇)

《西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书写“堤、淡、掠、苏、范”积累词语10个。

2、理解“镶嵌”、“轻拂”、“连绵起伏”、“掠过”、“笼罩”等词的意思,积累描写白堤、苏堤景色的句子。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节。

4、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假如我来到了西湖之畔……”做到想象合情合理,表述清楚。

5、了解白堤和苏堤的来历,感受西湖不仅有秀丽的山水,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而且有美丽的传说,一物一景都富有情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杭州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中可见苏州、杭州景色之优美。

出示: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齐读。

2、你去过杭州吗?能介绍一下那里有哪些景色?

随机出示:西湖……

3、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指名读,齐读。学习“镶嵌”。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湖上的一个亮丽的景点12西湖名堤

5、黑板上的这两句话就是课文的第一节,连起来读好它。

二、介绍景点,学习课文。

1、去过杭州的学生都知道,杭州最负盛名的是西湖,谁还记得西湖的景色怎样,谁能做一下小导游,介绍一番。

2、西湖的景色可真美,让我们随着小导游的介绍一起去西湖游览一下。

3、指名读第二小节。

1)学习其中的词语。

出示:轻拂放眼远眺山峦浓淡硕大掠过

2)小组学习词语,齐读。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或共同解决的方法弄懂词义。

4)放进课文中读好它。

4、看谁的介绍最吸引人?自读课文1、2节。

5、竞赛,评选出最佳导游来。

(1)指名读。

(2)齐读1、2节。

(3)出示图片看着景色试背1、2节。

(4)指名背。

6、其实在西湖还有其他景观,都有其优美的传说。学习课文3——5小节。

(1)自学课文的3——5小节。学习其中的生字:堤犯锦

(2)自发组成旅行社,到文中看一看那些景观,找一找他们的美丽传说,然后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3)分节介绍苏堤、白堤。

(4)指导朗读。

(5)齐读。

7、小结。

三、巩固复习。

1.复习词语。

2.读好句子。

3.背诵课文1、2小节。

一、介绍你收集到的有关西湖其他景观。

《西湖》教学设计2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

2.学生分析:学生都没有到过西湖,对西湖的美景毫无感知,再加上学生只有九岁,常规教学中,单凭语言文字的描述他们是不能够完全领会西湖如诗如画的美景的。因此,根据学生特点,我在本节课主要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要求,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品味、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先播放了西湖美景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西湖迷人的风光,随着播放,学生进入西湖美丽神奇的湖光山色之中,激发他们对西湖深深的向往之情,然后,乘势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领略西湖风光。

首先我让学生认真倾听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朗读,让他们从文字中感受杭州和西湖的美丽,再结合图片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镶嵌”和“明珠”的意思;接着我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让他们从优美的文字中感受西湖的美丽风光。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只是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是无法真切的感受到西湖的清奇秀丽的。这时我就想到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亲自到西湖体验一回。因此我为学生展示了由声音、文字和图片组成的画面…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真切感受到了西湖的美景,也学会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也就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最后我为学生展示了夕阳斜射和华灯倒映下西湖的美景,将月光下西湖的景色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我让学生配乐朗读,提高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这也是对教学重点的巩固。

(三).全课小结:

我以苏轼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结束了今天在西湖的游览,也为本节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几个西湖的相关网址,让学生课后自由发挥,,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西湖的兴趣,也增大了本节课的信息量,使语文教学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我的说课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西湖》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借助书中注音和字典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受西湖美景,陶冶审美情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文章言之有序、合理想象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语句背诵。

3、初步体会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能把事物写得更加生动与形象,并借助情境尝试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卡、学生游览过的景点图片或照片。

【教学过程】

一、课堂预热,博闻广记,形成期待

1、组织学生进行对诗游戏,教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选取学生熟悉的描绘自然风光的古诗。)

2、接下来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西湖,请同学们听诗意,诵诗句。

(1)师描述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大意,同步出示诗句,学生诵读整首诗。

(2)师描述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大意,同步出示诗句,学生诵读整首诗。

3、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湖》,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博闻广记”是我们班每节语文课必备的环节,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选取的内容也会有相应变化,有时是古诗,有时是成语,有时是歇后语,等等。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由课外阅读引入课内阅读,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期待,从身心两个方面都做好上课的准备。】

二、交流预习,主动识写,正确朗读

1、看课文,听教师范读,留意预习时认为难读的字、词、句是否读正确了。

2、组织学生结合自主预习卡交流(预习卡及相关要求如下)。

(1)出示生词(生字加点),组织学生交流容易误读的字音。随机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本课最易误读的“幅”“堤”。

(2)组织学生交流生字中以前认识的熟字,并用一用。

(3)组织学生交流原先不理解,预习后理解其意的词语,教师随机重点指导以下词语:

镶嵌——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几幅图片(宝石戒指、西湖全景、无框画),让学生选择何为“镶嵌”及理由。结合西湖全景图,朗读文中“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并结合图片理解文中第3自然段提及的“镶边”一词。

宛如——学生汇报“犹如”“仿佛”“宛如”其中之一,即引导学生说说其近义词(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文外的)。

(4)组织学生交流生字书写注意点,当堂完成生字描红。

3、组织学生交流“朗读加油站”一栏中所选取的难读长句,随机重点指导以下长句:

(1)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重点指导学生注意标点的停顿,并迁移练习,让学生读好文:“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2)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重点指导学生注意长句中的适当停顿。)

4、四人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正确。

【设计意图: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习力的重要组成,教师布置预习并不代表就能落实预习,唯有课堂上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预习交流,才能实现对预习能力的有效指引,从而促进学生预习能力的发展。】

三、感受西湖,品味《西湖》,会意得言

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对“西湖”这一举世闻名的风景点有了哪些了解。(预设以下几种可能性,教师结合学生汇报随机安排教学顺序。)

预设一:学生汇报第1自然段中的内容。

(1)结合学生汇报,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读好这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没有具体介绍西湖如何美丽,像这样总体介绍的文字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一起读一读吧。

预设二:学生汇报第2、3自然段中的内容。

(1)结合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补充,随机板书2、3自然段中提到的景物及其方位。

(2)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按照一定的顺序连贯起来说一说文中提到的西湖景色。

(3)多媒体出示西湖地图及相关景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连起来说说文中提到的西湖景色。

(4)小结:阅读写景的文章,我们一定要读懂“在哪儿?有什么?”(随即板书),同样,如果同学们要向别人介绍一处景色也要说清——在哪儿?有什么?

预设三:学生汇报第4自然段中的内容。

(1)结合学生汇报,板书“月光下”。

(2)引导学生发现本文介绍西湖的顺序。

(3)让学生说说除了时间,你还发现什么顺序,随机追问从何处看出。(由远及近、由边缘到中间等。)

(4)正因为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西湖,所以即便没有到过西湖,我们也能对西湖的景色有所了解。

【设计意图:“教材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更要引领学生去发现课文是“怎么写的”。学生既“会意”又“得言”,才能提升语文素养。】

2、在学生整体感知西湖景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对西湖的印象,并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带给自己如此感受的语句,读一读。

3、组织学生汇报体现西湖之“美”的语句,顺学而导,随机出示文中四个比喻句(如下),图文对照,指导朗读。

句一: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句二: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句三: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西湖》教学设计4

一、调动积累,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背背。

学生背诵《忆江南》,老师后背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

二、初读课文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杭州天堂远眺掩映一般犹如典雅轻柔秀美连绵起伏

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⑶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⑷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4、感知全文

在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书:山峦湖水

湖堤小岛

华灯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

6、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指导朗读

1、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2、学生提问。

3、教师小结。

四、作业

1、描红;

2、抄写词语;

3、练习朗读课文。

《西湖》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湖的美景。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2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

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背诵描写西湖的诗文。

1、江南的景色美不胜收。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天清早,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来到净慈寺送别好友林子方,写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林升《题林安邸》

3、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导入

这几首古诗都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今天,我们要学习《6、西湖》(板书课题)。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来到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饱览西湖美景。

生齐读课题

(三)、引导学生质疑或谈谈对西湖的印象

1、如果你们来到了西湖,那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2、班里有谁去过西湖?请来大家介绍介绍!(学生谈谈对西湖的印象。)

(四)、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散文,以优美的笔调和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秀丽的景色。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去读读课文,去感受西湖独特的美。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联系上下文仔细想想。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同时把学生圈出来的不易读准的字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如:镶嵌硕大小瀛洲阮公墩

3、指名学生逐段初读课文。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4、重点指导第二节中的长句: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5、重点指导第三节中的句子:

(1)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2)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适时奖励西湖图片。)

6、学生读完全文后,表扬学生能把课文读通顺了。教师配乐范读课文。(适时奖励西湖图片。)

7、学生配乐朗读全文。(奖励西湖图片。)

8、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刚才同学们读课文读得都非常认真投入,欣赏到西湖独特的美。现在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觉得怎样美?可以选择文中语句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选择读课文)。

9、齐声朗读全文。

(五)、指导书写

1、复习词语。(出示词语,让学生读一读。)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素令(上下结构)

学生说说书写要点,教师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