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用好作文选的尝试与思考(论坛帖)

乐进修 人气:2.4W

论坛帖:/vbb/

指导学生用好作文选的尝试与思考(论坛帖)

aimin 于1997

 

  按:这是一篇写于1997年年初的旧稿。记载了在我当时执教的初三毕业班所做的一个实验以及对实验的思考。因为当时还没有买电脑,只是一个手写的稿子。完成后在我们学校的校刊上发表后,也就淡忘了。暑假整理旧稿,又发现了这篇写于6年前的稿件,发觉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想法,还有点意义,所以扫描下来,贴于下面,供参考。

指导学生用好“作文选”的尝试与思考

上海市浦南中学  陆爱民

一、学生们为什么青睐“作文选”?

1995年6月,笔者曾以“学生们在想什么”为题,进行过一次“初中生作文心理”的调查。在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时,学生们对“作文选”的依赖程度引起笔者注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60%的学生表明自己“经常使用”“作文选”。其二,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作文指导方式时,“读同类文章启发开导”,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方式。

那么,学生们为什么青睐“作文选”呢?笔者以为,其原因大致有:

--这本来就是学生形成作文能力的一条必要途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种“心智技能”,写作能力形成过程中,“模仿”,是必经的环节。以同龄人的成功之作作为模仿对象,既容易理解,又便于仿造。

--这也是学生们为弥补“积累不足”的一条对策。不难理解,生活素材、思想感情、语言材料等方面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前提。但现在的初中学生,囿于繁重的学业负担,过着每天“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再加上不善于观察、积累,无可写材料是他们的通病。为了应付作文,求助于“作文选”自然顺理成章。当然,只要使用得法,那些新鲜、生动的范文,在这-方面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影响,也确实是其他文章难以替代的。

然而,在调查中,另一个现象也值得深思:对“作文选”的依赖程度,与作文的成绩成反比。在对“作文选”的使用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一些作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般不用或很少使用“作文选”。他们更喜欢的是类似《于老师教记叙文》《作文优化构思》之类的指导书。他们读“优秀作文选”,-般比较注重评语,读的目的,是为了“记住打动我的那-点”,从中汲取营养,为今后自己的写作时借鉴。

--那些作文成绩中等偏下,或较差的学生,对“作文选”的使用则表现为“抄”“背”或“套用”上。他们往往喜欢“珍藏”一些市面上已不多见的“作文选”。每当作文,他们首先从中寻觅可“抄”的对象,然后“改头换面”,应付过去。笔者任教的班级中,就曾有过这么-个学生,每当作文,你总可以看倒他忙着翻一本80年代初外地出版的“作文报”的合订本。

上述两种情况,前者是少数。应该说,他们巳基本上悟出了模仿的某些规律。后者则不是少数。他们中的有些人,由于“混”的得法,考试或平时作文时,有时还可能得个好分数。但他们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对其作文能力的提高有害无益。

实践给我们提出的课题是:探索“作文选”在学生作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规律,找出相应的对策与方法,使“作文选”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指导学生用好“作文选”的一次尝试

为了探索“作文选”在学生写作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对策,笔者利用96届学生“-事一议”议论短文写作进行了一次试验。

之所以选择这一内容作试验,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其一,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议论短文”的写作,是他们的“新课题”。在当时,这类文章现成的“作文选”在市面上并不多,一般初中生还未意识到去收集,因而便于控制、比较。

其二,这次写作训练的目标定在“初步搭好议论短文的框架结构”。这对于写惯了记叙文的初中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但“搭架子”,又易于模仿、便于检测。

整个实验实际投入了四课时,大致作了这样几步:

课文导向

试验与议论文单元教学同步,但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并不直接与作文接钩。只是进行课文进行讲读分析时,对课文结构作适当的强调,使学生对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有-个初步的印象。

⑵初步试作

在课文教学进行刭三分之二左右时,利用一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写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短文”。

作文题目采用“1995年上海市中考试题”中“小作文”的试题。这次作文一方面是为了了解“课文语”对写作的影响;另-方面,为了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尽管这次作文情况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仍然搭不好“架子”,但对于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掌握基本情况起到了它的作甩。

⑶握供“作文选”

这是本次试验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我们做了两件事:

--下发刊登有“95年中考小作文”得满分的范文的《东方双语》,要求学生对照范文,自评自改自己的作文,找出差距,写一份笔记。并在这个基础上,用互相交流的形式,在课堂上对上次作文进行讲评。这次“讲评”,在对论点、论据等全面评讲的同时,特别注意从结构角度作一些引导。

--要求学生在课外从《中学生知识报》《东方双语》及其他报刊杂志上再寻找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完整地抄录下来,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其作分析,写下点评与体会。

⑷易题再作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以本单元自读课文《工之侨献琴》为材料,明确提出“搭好架子”的要求,让学生再写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短文。

这次写作,大部分学生都做到“搭好架子”的要求初步掌握了议论短文的基本结构。

从以后的几次作文和考试的情况看,采用该方法进行教学的班级,小作文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其他秘级。

三、指导学生用好“作文选”的三点思考

     ㈠“作文选”的选用应有利于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分析学生作文能力形成过程中“模仿”的作用机制,不难发现存在着-个“仿形、仿骨、仿神”的过程。在“仿形”阶段,往往是以范文的“好词佳句”为主要对象,以“机械模仿”为常见的方法。到了“仿骨”阶段,尽管仍然带有“机械模仿”的痕迹,但学生的概括、选择等积极的思维活动已经开始渗入。“机械模仿”也正在为“创造性的模仿”所代替。从“仿形”到“仿骨”,标明学生的作文能力上了一个台阶。由此可见,“作文选”的选用,应该以能促进这个变化为目的。在具体操作上,笔者以为应该特别注重那些“规范化”程度较高,规律比较明显的范文。上述试验中对《东方双语》上“优秀小作文”的选用。就是基于这一考虑的。至于具体的方法,因人而异。对于那些程度较低,依然停留在“仿形”阶段的学生,可以从“抄读法”入手,逐步提高。对于程度较高的,也可以采用“对比试批法”,促其向更高程次前进。

 ㈡“作文选”的使用,必须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笔者以为,在运用“作文选”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其效果。从那些作文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体会中,我们不难得出这一结论。笔者在进行“议论短文写作试验”之前,曾经以“抒情性记叙文”的写作为内客进行过一次尝试。那次只是停留在“读几篇同类文章”的做法上,实际上这对那次作文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在“议论短文的试验”中,笔者之所以要采取“以试作引起认知冲突”、“用自我对照明确差距”、“抄读一篇加深体会”等一系列做法,其意图就在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笔者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摆脱“机械模仿”,实现“仿神”,逐步走向独立,形成写作能力。

㈢指导学生用“作文选”,还应注意提高选择评价能力,沟通“读写之间的互相促进”。

当前社会上“作文选”泛滥,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辨”。因此,在指导学生使用“作文选”时,还应与指导学生逐步弄懂应该从哪个自度,吸驭“优秀范文”的哪方面的长处……这就不仅仅是-个写作的问题了。在初三(下)时,笔者曾试采用“提供好、差两种范文和评分标准,让学生尝试评价”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之,让学生从小学会“选好作文”,推而广之,逐步学会选好时文、美文,从而实现读写能力同步增长。

 

 /v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