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腊八作文合集7篇

乐进修 人气:1.8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腊八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腊八作文合集7篇

腊八作文 篇1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可每年这个时候对于我总是暖暖的。

身为除夕前的重要节日,腊八节早早地唤醒了憧憬在梦乡中的人们,唤醒了一天的行程。

腊七夜里,长辈们把各式各样的粮食泡入水中,专为腊八重要的食品——腊八粥,提前做好准备。

说起腊八粥,还真有一段的历史

一天,朱重八(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元璋)放牛归来,经过一独木桥,老牛一滑,跌下桥去,将腿摔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屋子里不给他饭吃。天寒地冻,饥肠辘辘,万般无奈之时,突然发现屋中有一鼠洞,便扒开,没想到这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有芋艿、还有红枣,虽然数量不多,但把这些东西合并在一起,还是能煮一锅粥,因实在饿极了,那粥也甚是甘甜可口。那天,真是天寒地冻的腊月初八。

图片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珍肴美味吃腻了。又是一年的腊八,他忽然想起小时候,老鼠洞中挖出的粮豆煮粥的往事,便叫御厨,给他造作一餐,想必那天的朱元璋喝着精工细作的粥,也足以忆苦思甜,心中顿生温暖。

和自己当年朱重八的命名方式一样,这粥也被皇帝御赐名号为:腊八粥。

今天,我们一家围着圆圆的餐桌坐下,妈妈将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端起,恭恭敬敬地放在长辈面前,香气四溢,顿觉神清气爽,厅堂生辉。红红的豆,白白的莲子,黑黑的枣,散发着扑鼻的香甜,绘出了每年我暖暖的梦幻。

早饭过后,我奔赴学校,粥的香甜伴随着我,度过暖暖的上午。课上,我几次想到当年饥寒交迫的朱重八是不是在老鼠洞中拿出的米,也能熬出这般香甜可口。但我敢肯定的是,他肯定不会像我这般惬意悠然,即使是他用“腊八粥”犒赏群臣。

我的同桌是像气球一样,从上到下,没有一处不是鼓鼓囊囊,就像美国轮胎米其林。他图片的脸像广场上迎接春节的大红灯笼,嘴唇还是油光崭亮。“你早上吃的是什么?”听着他呼呼直喘,我真是有些费解。“吃——吃——”饱嗝一个连一个,“肯——肯德基”。“今天什么节?”我追问。“额——额——,对!肯德基大促销!”他又泛着油光的大脸升起了得意的笑容。“今天,腊八节!该吃腊八粥!”我郑重其事地告诉他。

“粥,哪有鸡翅汉堡有味?你out了。”那张大胖脸对我漏出不屑。

暖暖的腊八粥,救了当年一个落魄的孩子,唤醒了一个能够忆苦思甜,居安思危的帝王,为什么不能唤醒一个,或者说一群被快餐俘虏一路归西的现代孩子?

坐在教室里,我面向东方,一不留神,竟然在腊八节这天打了一个暖暖的饱嗝······

腊八作文 篇2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作文 篇3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作文 篇4

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个腊八节很重要,这一天大家都要熬腊八粥来喝。

传说秦始皇要修筑长城,许多人都奉命前来,大家的粮食都靠家中人来寄给他们。而有些人,因家人离长城太远,还没等把事物寄给他们,就已经饿死在了工地上。大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随着饿死人的数量增多,其余的人就要顶替他们来干活。有一天大家实在太饿了,就把所有的五谷杂粮都熬成粥,每人喝了一碗,但还是都饿死了。后来人们把这一天一一农历十二月八日定为腊八节,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喝腊八粥。

做腊八粥时,一定要准备好食材。有枣、米、花生豆、绿豆……先要把它们清洗干净,把枣切成两份取出核,再把这些食材都放进锅里,最后开始熬制它们。熬好盛出,就做好了。

品尝时,一定要细细体味。闻一闻,有豆子的淡淡清香;尝一尝,会感到味道鲜美,醉在其中。品尝完腊八粥,还会感到意犹未尽,多么想要再次品尝它们。

腊八粥不但好喝,还能帮助人们驱寒呢,听说,腊八节这一天不喝腊八粥是要冻耳朵的。

腊八作文 篇5

腊月初八是进入腊月的第一个农历节日,在这一天,各地均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腊八节喝腊八粥和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习俗,代表着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希冀与渴望。

腊月初八是进入腊月的第一个农历节日,在这一天,各地均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腊八节喝腊八粥和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习俗,代表着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希冀与渴望,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近年来,腊八正与其他许多民俗节日一样,渐渐淡出现代人的生活,成为远去的记忆。

这天,以及这天的前前后后,都应该是雪花的节日。它们像少女一样干净质朴,在这个时候轻盈地飘落人间,来了就把一切抱在怀里:村庄、田野、小院、柴草堆、麦秸垛。

这天的炊烟是年底盛事开始的标志,袅袅地蜿蜒在房顶上的天空里,延续着几千年的乡俗。在醇香的气息里,游子想起了母亲的呼唤,想起了老屋的温暖,泛起了归家的情思。

铁锅下火苗跳跃,像一群好动的精灵拉扯着柴草,红色的锦绸消解了乡亲们四季辛劳的酸痛,化作母亲们脸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腾中,清香飘逸。阳光的味道被各样杂粮吸收,又在氤氲的水汽中化作一缕清香,散发出来。

这清香带给我们腊月里第一丝清清淡淡的幸福。锅边那口盛满清清山泉水的石瓮还笨重地立着吗?大黑还在翘着尾巴绕着石瓮打转吗?瓮里那把厚厚实实的水瓢还悠闲地漂着吗?那只陈旧的木盆还在工作吗?木盆里还有五彩的粮食吗?金黄的小米,鲜红的大枣,白的莲子,各色各样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么多的色彩,那么浓的甜香,吸引着孩子们热切的目光,传达着乡亲们对土地的感激。

腊八作文 篇6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作文 篇7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