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中秋作文

乐进修 人气:1.89W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以下小编为大家分享了又逢中秋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又逢中秋作文

又逢中秋作文1

蓦然回望,又逢中秋。片片桂花默默绽放,留一抹芳影香语。台历上,余下薄薄的几页象征岁月的纸。此时,那些关于明月、关于相思的诗词断句,一行行叠叠,载着红尘的呓语,也载着夜的静谧,悄然而至。

夜阑人稀,我欲觅芳径,踏曲幽,悠闲信步聆听。闻天籁倾情弹奏《二泉映月》的寂寥悲怆,“一泓悲愁映泉月,神曲绕梁今未绝。”“赏松涛舞动《高山流水》的缱绻缠绵,“山青青,水碧碧,千古知音难寻觅。”……旋律悠然明悠然暗,心绪百曲,柔肠九转,是吟咏的共鸣,是喃喃的附和,随着案头淡淡的茶香袅袅,思绪宛如这杯清茶,带着一丝风毫水笺的清澈。映亮了尘世浮生的秦腔百韵、水袖三千。我在喧嚣的红尘中,捡起纷纷落地的心语花瓣,听一曲曲歌声缭绕,愿,那些散落在岁月深处的水痕弥散开去,溢满在彼此的心头,如花永隽。

长夜当歌,印记澹然,月色下,纠缠凝结出了的影,那记忆中的眉眼依然清朗如昨。只想跨越万水千重山,在浩淼人海中穿越繁华的`喧嚣,走过大漠孤烟的荒凉去寻找你。离别的日子,自信是两汪不起波澜的湖水,是两弯不兴云影的孤寂的月亮。南国的秋表面繁花依旧,绿草如故。然,我心底却是星移斗转,改月换天,度日如年。日日忙忙碌碌走过轻尘,夜夜寂寂寞寞仰望天宇,明月照无眠,给予安慰的是“千里共婵娟”,柳影花荫里是千徊百转的孤单。我知,今年的中秋,依旧孑然一人。

望天空皎月如练一黛如洗。想起那月中的广寒仙子,想起那痴痴守望数千年的吴刚。不知痴情的男子何时能感动仙姿玉貌的嫦娥,好蟾宫折桂,终成眷属归。转身静安一隅,在诗书熏染间,采弦上月华,拔流水芬芳,把丝丝柔情盛开为古老传说的花朵

明月清风为伴,踩着古韵悠悠的节拍,一路上笔歌墨舞,已经挂在中天。站在红尘之外,看千山万水等若迷尘;看五千年的时光,在发稍上轻轻掠过,琅琅心弦,凭栏的是柔肠千结;也许,船过,水无痕,但是,只要船行过,终有音韵在心中回荡。“飞花已逐东风去,丹桂偏能留晚香。”这句话,仿佛是远歌拂着细碎的花,自心头开落,迤俪在心中。难以释怀的情节,都皆是红尘中舍不得逃离的牢。沉溺有时,寂寞有时,情感何需破茧,淡淡一笑间。

又逢中秋作文2

老院刚盘回草垛还散发野地的清香,不断从窗子飘进屋来。几只蛐蛐在草垛上下蹦跳、鸣唱着,一声一声如痴如醉,似乎依旧怀念散淡的秋野,搅得人心烦意乱的。仰头张望一轮秋月当空,不觉让人感奋起时令的飞快,中秋又到了。一家人走出屋子,院子中间摆起桌子、月饼,几代人开始过中秋节了。

这样的节日经过了多少次已经记不清楚了,可是让我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还是早年乡下老家过节的记忆。那时几世同堂一起过节赏月,温馨庄重,仿佛比过大年还有滋有味,正儿八经呢。老年人一脸的凝重庄严,气氛有些象祭祀先祖的意思,木讷,惆怅,偶尔脸上的表情略有些时光苦短,无奈痛苦的样子。每个人话语极少,让人有些压抑,那样子不像是过节,有点沉重的想哭。有的忙着往祭台上祭放贡品,有的则忙着点燃香火。稍年轻一点的人举头望月,脸上患得患失,仿佛什么人离她去很远的地方,一去不还似的。我们这些晚辈则拿出有关中秋节的诗词曲赋对月吟诵着,寂静小村,圆桌四围,皓月清辉,亲情友情,其乐融融。如今回想起来不仅是八月节,还是文化氛围极浓的文化节感觉呢,我对古诗词的兴趣也是那时熏陶的。(唐)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宋)苏东坡《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时总能牵动起爷爷奶奶这些年长者的诗性来,不由自主的也参与进来,这个中秋节便成了中秋家庭诗会了。

爷爷是个老私塾先生,朗诵起诗文那是得心应手,激情所致,胡子象上微翘,脑袋与眼珠子一同打转,俨然又是一代诗圣。(宋)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随着节奏变化,啥时眼镜落到鼻尖上,诗性也便进入高潮,这时奶奶也加入进来了。不过,奶奶不是朗诵诗的,她是专挑爷爷刺的,弄得爷爷手足无措,一阵手忙脚乱左右搪塞,引得儿孙们是哄堂大笑为止。这时大哥总喜欢撬父亲的竹杠,非让父亲朗诵一首诗不解,因为父亲伪满时期是王爷府最后一名笔帖式,满腹经纶,说唱念打样样皆通,只是革职为农后再也没有施展的机会了,那些闲情逸致早已与他无缘。记得父亲最愿意朗诵的就是(宋)辛弃疾《太常引》的诗了,每每朗诵起来,两眼发光,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他兴奋啊,多么想回到那些曾有过的光阴岁月,让他再好好发挥一下,可是这一切都不会从来了,他老了啊!。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当父亲正朗诵的兴致勃勃,我乜斜看他一眼,眼里已泛着泪光。母亲这时也仿佛进入一种自我的境界,默默地注视着远方。母亲一向矜持、内敛,很少言语,从不大声讲话的那种人,出身也是草地一届富户人家呢。姐妹七个行排老三,人称三小姐。母亲与父亲命运与时代一样,岂能逃脱时代的羁绊。我们很想让母亲高兴一下,也给我们表演一首诗,每次母亲呒尔一笑,忙她的活去了。此时孙儿们开始骚动了,一个个纷纷主动站出来朗诵诗歌。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大哥的专利。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二哥的拿手好戏,每一次朗诵都格外讨外公喜欢,因为外公家最远,年轻时躲避战乱,老哥俩挑挑闯关东,属于那种诗人笔下“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姐姐则喜欢阳春白雪,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是她的保留曲目,也是她的最爱。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妹妹则是属于林黛玉似的那种小家碧玉,多愁善感型女性,也许这与她一小身体羸弱有很大的关联,喜欢低吟浅唱那种,苏轼《中秋月》是她的招牌菜。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每一次吟诵都让外祖母哭得一塌糊涂不解。轮到我的头上,一些眼前的诗都给朗诵完了,我只好翻肠刮肚朗读的份了。我最喜欢是王建诗《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还有就是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我朗诵完了,大家也便边吃边唠嗑了。对照头顶一轮明月,爷爷开始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一家几代人奋斗的故事,一直讲到我们东倒西歪睡去罢了……

斗转星移,又逢中秋,十五悄然入梦。临窗而立遥望长天一轮明月,仿佛才从那土屋中一觉醒来,谁知已是地角天涯了,对照一轮圆月清辉,李白《把酒问月》飘然入怀。“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心里又涌起淡淡的惆怅……

现如今老大一家人,早已四散而去。可谓秋来月几重,摇叹已忘年。老家早已远去,即使儿时的老屋也早夷为田地,那些记忆中的碾坊,土井恐怕影子也都没有了呢。不过我还是深深地恋着她呢,因为那是我生命的摇篮,我的家,我的生身地……

十五的月亮,只有你能够照见我心中的老家,让我打马归山,走进乡邻,感受童年父母兄弟姐妹的氛围,团圆与幸福的快乐……

十五的月亮,人生最美的长廊。

TAGS: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