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

乐进修 人气:9.4K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除夕前一两天

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忙得手忙脚乱,买鸡呀,买鱼呀,买鸭呀……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和被都清洗干净,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除夕

除夕夜家家热热闹闹。主户们准备着一年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团圆饭。煮好饭后,大大小小必须”祭祖宗”,然后用焚香祷祝。最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能体现出家乡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放鞭炮。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绝。烟花”嘭”一声,响彻云宵,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人人脸上扬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一首诗这么写:”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年。”所以,人人都不睡觉,都要守岁,都盼望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没有除夕那么喜气洋洋。潮州人在正月初一不能讲脏话,不能哭,不能打架……这一天还不能扫地,应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说是堆金积玉。到了晚上,长辈要给小辈钱,而且都是用一块红纸包着,这称为”压肚腰:意味一年都富富裕裕。然后,大家都穿得漂漂亮亮,后辈先祝福长辈,长辈再给小辈期望。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所以,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向亲戚朋友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正月初二,三

到了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一提,什么饼干呀,什么糖果呀,什么瓜子呀……虽然礼物都颇薄,但礼轻情义重,表达了对家乡的切切思念。

元宵节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了大街的每个角落。几百个灯,各有各色,各有各图案,各有各形势,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人们就开始了舞狮,舞狮由两人合扮一头大狮子,一人扮小狮子,另一个扮武士,狮子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摇头摆舞,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一眨眼,春节悄悄地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新的一年,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在这里,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津津有味地品偿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走在小镇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你都会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烟花不断涌现,我们所看到的烟花越来越美、人们燃放的烟花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我感到变化很大。除了晚上八点钟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到了十二点左右,也就是午夜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吃汤圆或面条,这是我们的传统习惯。从初一开始至初十左右,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时一般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客气之意。同样,亲戚朋友来作客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去作客,还是亲戚朋友来作客,小孩子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他(她)们能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爆竹,企业开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会燃放大量爆竹,还有的放烟花,都呈现给人一派喜庆的景象。正月里我们家乡还有各类丰富的娱乐活动,如书法家们为大家现场书写并赠送春联,京剧、越剧爱好者们会组织演唱会等。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我们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汤圆或自己做汤圆吃。吃汤圆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过年能有压岁钱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们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但看着我们那高兴的样子,他(她)们也都心花怒放!

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庆贺吧!

家乡的春节作文2

家乡的春节,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但是又有独特的味道。请家堂,到现在我都搞不明白请家堂是什么意思,但是每年请家堂时,不管有什么事情都得去和大伯二伯一起去奶奶家,奶奶家里有一个八仙桌,上面放着很多贡品,墙中间放着一幅家堂画轴,有很多人还有几道门,中轴两边有副对联,有的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有的是一个家族的辈分字组成的吉祥对联,到了时候,就迎神拜佛,然后去门外把纸钱分成十三份,大概是给我的十三位祖先送的纸钱,奶奶嘴里说着什么,然后放鞭炮,整个过程大人不许我们小孩乱说话,传统祥和。贴春联,这个大多数地区都有,在集市上精挑细选了几幅对联,回来就贴在墙上,每次贴春联都是我和哥哥完成,忙完家里,再去哥哥家,听妈妈说贴春联喜气。

贴福,正门上都得贴福,而且是倒福,儿童总是天真的说,“到了,到了,福到了”,据说是乾隆时期传下来的习俗,然后贴车上,农用车上贴了福,就不能开动了,直等到正月十三才能动,这样车也有福了。年夜饭。在春节的时候,一家人要团圆,无论你身在何方,在春节期间,一定要赶回家。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个年夜饭。年夜饭一般都会有饺子,饺子多为素馅,白菜豆腐,寓意发财有福,好吃极了。孩子们狼吞虎咽,大人们谈笑风生,老人们互相聊起家长里短来,不时传出几阵笑声,饭桌上的气氛和谐融洽。没有往日东奔西走打工的辛劳,取而代之的是欢快愉悦。春节吃饺子,在北方很普遍,家家吃饺子,先给财神供上,等财神吃完了,我们才能吃,晚上吃完饺子,还要到午夜再吃,初一二后就开始吃肉馅饺子了。放鞭炮。这是必有的,傍晚要燃放,十二点后拜祖先、辞旧岁再燃放。

天一黑,抬出个小桌子,上面放着贡品,必须有盘鸡、整鱼、大方肉、豆腐等和酒,几个小凳子,摆得整整齐齐的,烧香供神,然后,院子里放一挂鞭炮,门外放一挂鞭炮,然后烧起玉米杆,玉米杆跟朝下站着燃烧然后倒向家门方向,寓意新的一年过得好财源广进,朝外倒是乡亲们忌讳的,然后用杆子灰把大门围个半圆,寓意邪魔不侵、趋吉避凶。然后一家团圆等到零点,这段时间总有春节联欢晚会的伴随,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最大的节目。当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时,倒计时开始,每家每户在同一时间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热闹非凡。拜神佛。新年第一天,第一件是就是拜神佛,乡里邻居一起到山上去,拜神佛的人真不少,玉皇大帝前的香鼎插满了烟,到山头,走八十八个台阶,到最顶的房间,便是玉皇大帝,边上是太上老君和托塔天王,拜十叩,然后下二十二个台阶,先去左边观音菩萨那,然后右边泰山奶奶那,按顺序来,不能乱,然后放鞭炮。走亲戚,挨家挨户的来回跑。今天看舅舅,明天看姑姑,后天去看阿姨。所以,春节也是一个忙碌的节日。走亲戚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大人们并不是很喜欢。

早早地,小孩子们便梳洗打扮,整装待发,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们来到亲戚家。亲朋聚会其实就是小孩子的天地,他们三五成群的这儿走走,哪儿逛逛,不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是不会罢休的。到了饭点,小孩子们也都玩累了,各自坐到爸爸妈妈身边。一上菜,小孩子们便开心极了,因为有好多好吃的菜,什么排骨啊、烧鸡啊、烧鸭啊,看上去美味极了。房间内菜香四溢,小朋友们便敞开肚皮来吃,直到一个个的肚子都鼓鼓涨涨的他们才肯停止。小朋友们喜欢春节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会有压岁钱,走亲戚的时候,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尽管家长百般推辞,但是压岁钱最终还是会到小朋友的手中。小朋友们是很乐意的,因为有了钱,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对孩子来说春节真是一个欢乐的节日,在春节里可以欣赏美丽的烟花,可以肆无忌惮的玩耍,可以无忧无虑的吃喝,还可以得到压岁钱,真是一举多得啊!春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节是春天的开始,春节预示着新年的来临,是充满喜悦的节日。我喜欢家乡的春节,喜欢那愉悦、融洽的氛围,我喜欢家乡的一切。

家乡的春节作文3

时序进入腊月,接近年关,小城还没有下过一场雪,人们都在盼望着雪润大地。街道两旁梧桐树上挂满了红灯笼,华灯初上时分,小城人来人往、车来车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快过年了,天南海北的人,这个时候都朝着自己的家乡涌来。追寻着那浓浓的亲情与久别的友情。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说一句话:过年好啊!

腊月的年关气氛隆重而热烈。家家户户都有置办不完的年货。街市上人头攒动,拥挤异常,热闹非凡。有摆书桌写对联的老先生,有卖锅碗瓢盆日杂用品的,有卖各类烟花爆竹的,也有卖瓜子花生糖果的,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人们讨价还价,熙熙攘攘。老街新街商铺林立,年货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应有尽有。各个村寨的老人、小孩、妇女、中年男子、异地归乡打扮时髦的姑娘小伙儿兴致而来,满载而归,幸福都挂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这边村里的杀猪场上,一口大铁锅早已架好,水已经烧沸,滚烫着冒着白气。五六个壮汉下到猪圈,摁住那头大肥猪,只见屠夫手握屠刀,手法娴熟。可怜一头猪啊,扯着嗓门一声声吼叫,声声刺耳,好似就要划破那天边的云。随着屠夫手起刀落,猪血流了大半盆,挣扎着,喘息着,以至于渐渐无力,奄奄一息,直至一动不动。大伙儿将死猪抬到大水锅里,用毛石撺掉猪毛,洗得白白净净之后,就用铁钩子把两条后腿倒挂起来,割掉脑袋和尾巴,将猪身子分劈两半,取出内脏,舀锅内热水不断冲刷。猪肝、肺、肾、肠、肚、心等放在一个大盆里。最难弄的是猪肠,要翻肠后不断反复搓揉捏洗。等猪杀毕了,有人嚷着要猪头,有人要猪下水,有人要猪蹄,有人要排骨,有人要后腿肉,有人要前腿肉……,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头猪,三下五除二就被分了个精光。主人家却只留下些没人要的肉,可是他却很高兴,一是乡亲们赏光,二是满足了社会需求,有种小小的成就感。

记得小时候,年前母亲要蒸上百个馍。馍有糖包馅儿的,有粉条豆腐馅儿的,有大肉馅儿的等。我是没有顾忌的,每年这一天,一次要吃五六个馍呢,真解馋,过年真好。有一次,过年走亲戚,爷爷带我去看望姑婆,他胳臂上挎个小圆笼,里面装的是拜年的礼物。过去农村生活清苦,只有一瓶白酒、十余个玉米面馍或白面馍、一斤挂面、一斤白糖、一瓶水果罐头、一包饼干、一包点心、一包豆角糖、一包麻花等礼品可选,不像现在礼物都包装精美,不仅有烟有酒,还有奶有茶。倘若去哪一家拜年的话,只需依据亲疏关系从中选定四样即可,俗称“四色礼”。馍馍数量定是双数,罐头里面装得有橘子、苹果、桃、樱桃等。看起来,姑婆大约有八十岁了吧,牙齿全部掉落,嘴都窝了回去,皱纹很深。因为冬日天冷,她就蜷坐在炕上,见到爷爷带我来看望她,很高兴,说:“狗蛋,哦,我狗蛋,让婆看看我娃,哎哟,看我狗狗亲的哟亲的”。她与爷爷拉着家常,我自顾自的出去玩耍。后来,在表叔家吃饭,席间“发红包”是必不可少的,记得我的红包是一张崭新的伍角钱。我可高兴了,因为小卖部的糖、炮、氢气球等,每样儿只不过几分钱。那个时候似乎大家都很穷,但是总觉得人与人之间人情味十足,其乐融融。

时至今日,爷爷奶奶已离我们而去,每年除夕、正月十五我都要回老家给他们祭坟。在坟头上摆上祭品、烧纸钱、放鞭炮、点蜡烛,以示纪念。乡亲们不管路有多么远,都早早地赶回家乡,祭拜祖先。

正月天闹新春,各个社区的艺术人才都派上了用场。只听见锣鼓喧天,你看那大贝壳,两个贝瓣,一开一合;你看那大头娃娃,有男有女,身穿绸缎衣裳,扭动起来夸张又搞笑;你看那两条舞动的长金龙,二龙戏珠,十来号青壮汉子舞动金龙追逐着一个大珠子,在场地穿梭游走,那彩绘的龙纹身真漂亮呀,龙嘴一张一合,露出红色的火舌,并不时吐出火花,夜晚效果特棒;你看那两头黄毛大狮子,共由五人表演,两两舞狮,一人玩转绣球,只见两头雄狮你争我抢、上蹿下跳闹绣球,放鞭炮,场面热闹喜庆,让人回味流连。在场地闹够了以后,就会挨家挨户敲锣打鼓耍狮子,主人会放鞭炮,发红包,主人越热情,狮子就会舞得越热闹,也就预示来年这家人会兴旺发达、一切顺利、福气旺、运气旺呢!

家乡的年味儿依旧是浓浓的,让人记忆犹新。我想,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年味儿吧!

家乡的春节作文4

照我们家乡濮阳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年味就开始蔓延了。街上和路上已经挂上了五颜六色的彩灯,红红的灯笼在枝头对你微笑,街上有许多卖年货的,样样都红红火火。

腊月二十三那天晚上要吃麦芽糖,寓着来年五谷丰登,从那时算起,就开始算过年了。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两边门框上,两边都贴了红红火火而又喜庆漂亮的对联,多种多样,不管上面写了什么,个个都是有美好寓意的。

时间流逝的很快,刚过了腊月二十七,就到了除夕了,人们都把年货准备齐全了,今年我们去奶奶家过年,中午略吃了一些,才到了四点,就开始全上阵了,都在准备年夜饭,就连平时不爱干活的弟弟都在厨房打下手。走进厨房,大家都有自己的“岗位”,有的做清蒸鲈鱼,有的负责清洗食材,还有的在擀饺子皮。我的职责是帮助奶奶完成饺子的“定额”,我拿着一个饺子皮,用手捏了一些面粉洒上去,用小勺舀了一小团晶莹剔透的虾仁饺子馅,放到饺子皮上,再拿一张饺子皮盖上去,用手捏紧饺子边上,再用手轻轻捏出一个个的美丽花边,一个“小太阳”就打大功告成了。你别说,猛一看上去,还真像一个小太阳哩!

到了六、七点钟,年夜饭就一道接一道地端上桌来了,有热气腾腾的饺子,有香气扑鼻的大排骨,即便看一眼就会勾引你肚中的一条条馋虫,还有金灿灿的红薯丸子,十分诱人,还有……对了,我们还包了三个福饺,里面包着硬币,听大人们说,吃到了福饺,来年就有福气。我十分想吃到福饺。只听一声吆喝:“大家快过来呀,开饭了!”我听到之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筷子伸到放饺子的盘子中,狼吞虎咽的往嘴里扒着饺子,希望能赶快吃到福饺儿。弟弟和姐姐也不甘示弱,往肚中送着大批的“养料”,爸爸笑着说:“你们这三个小馋猫啊!”静静中,只有咀嚼吞咽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只听:“耶”的一声,姐姐兴奋地一蹦三尺高。大声宣布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我吃到福饺了!”我和弟弟一见到姐姐吃到了福饺,就十分的羡慕,并提高了吃的速度,当时我恨不得直接把一盘饺子都倒进嘴中,激烈到发生了看中一个饺子而又用筷子争打的情况,突然我发现了一个隐隐透出金属颜色的饺子,心中大喊一声:走你!福饺是我的啦!便把饺子塞到嘴里,“喀”的一声,我的牙齿碰到了硬币,仿佛碰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激动地满屋子乱跑,心中立刻被喜悦所填充,心如一只白鸽在空中飞翔。同一时间,爸爸也吃到了福饺,弟弟看到没有福饺了,很伤心,差点没哭出来。爸爸安慰弟弟道:“没事的,腾腾,叔叔把这个福饺的福气让给你好不好,这样你就相当于吃到福饺啦!”这句话让弟弟阴转晴,全家在欢乐中结束了年夜饭。

春晚开始了,全家人都围着坐在沙发上,有说有笑,对春晚的节目赞不绝口,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新年的钟声,过了快乐充实的一晚。

初一,家家都去串亲戚,大街小巷的人比除夕夜明显少了许多,大家都在走亲访友,男人们中午前去串亲戚,女人们则在家中接待客人。城郊濮上园开起了庙会,有卖糖人的,有卖小吃的,还有扔飞镖、打枪等游戏,令小孩们无比快乐,恨不得逛十遍八遍的庙会。

花灯一开,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来到了,那就是——元宵节,晚上濮上园中,灯光展览品一亮,便成了一个灯的梦幻世界,只见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有简朴而不失美观的大风车,有正在行驶中的美丽大帆船,还有一条“灯之走廊”和一条爱心之路”,感到如进入了天堂一般,心陶醉于其中,令我难以忘怀的就属一个白色的马车了,两只由白色灯光幻化成的白马飞奔而起,拉着一辆宛如一座梦幻宫殿般的白色马车,简直像是由银光闪闪的白色钻石组成的一样,一瞬间,竟让我认为白马即将长出翅膀,带着马车飞到仙境之中,令人浮想联翩。

正月十六日一过完,春节就算是结束了,人们都带着对新的一年的憧憬与希望,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各自的学校,开始了那新的一年那美好快乐的旅程。

家乡的春节作文5

上周三的班队会主题是《春回大地,感受年文化》。

说到过年,同学们个个情绪激动,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老师,我来讲‘年’的故事!”“老师,我来讲我们家乡的过年风俗,肯定你和同学们都没听说过!”“老师,我来讲贴春联的来历!”“老师,我来讲为什么要发压岁钱?”“老师,我要给大家讲一讲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哟,孩子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听着孩子们的讲述,我们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里了。

突然,一个孩子说:“老师,你们小时候怎样过年的呀?给我们讲讲吧!”“对!老师,给我们说说你们的风俗习惯吧!”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吧。老师今天就给你们讲讲可能你们都不知道的过年习俗――取净水。”我开心地说。孩子们一听,立刻安静下来,个个挠挠耳朵,身子坐得笔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我的故乡有一口古井,井口呈三角状,宽约二三米。那水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地从山肚子里流淌出来。每天供几百户村民饮用,从未干枯过。那井水甘洌清甜,可直接饮用。尤其是盛夏时节,人们口渴了,就直接舀一瓢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个痛快。古井上方有一块巨大的岩石,石头上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要三四个大人才合抱得过来。村里的老人们都称它为老神树。很多树根都裸露在岩石上,像老人们手上暴露的青筋一样。一部分根直伸到井里,白生生的,随着水流轻轻地摇摆着。不仅如此,井里还有一群群青黑色的小鱼快乐地游来游去。这些小鱼大多是三四寸至五六寸长。有时候人们来取水,一桶打下去,还会取到一条小鱼呢,但人们总是把它放回去。每年过年,人们用水较多,但也从未见井水少过。你取多少,它就满上多少,总是那样取之不绝,用之不尽。

记得小时候在家过年,每当除夕之夜凌晨的钟声一响,村里鞭炮齐鸣。爷爷或是父亲就拿起勾担(挑水用的一种扁担,两头有铁链钩子。),挑着水桶,带上香烛和一串鞭炮去取净水。因为好奇,我和姐姐也常常跟着去。

到了井前,只见爷爷轻手轻脚地放下水桶和勾担。在井边点燃香烛,作揖磕头,并说着一些感谢水神和乞求水神保护保佑祖祖辈辈们有水喝的吉利话。然后燃放那一串红红的鞭炮。等到一切恢复了平静,爷爷才打上两桶净水回家。一路上,扁担咯吱咯吱地唱着欢歌,井水也不忘了滴滴嘟嘟地沿着桶边流下来给小路画上美丽的曲线。那一夜,随着爷爷第一桶净水取回家,村民们也陆陆续续去取净水了。那时的我总是不明白村里的人们为什么除夕之夜要取净水。爷爷总是说有三个意思,一是要感谢井神和水神滋养了我们祖祖辈辈。二是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像净水那样干干净净,清醇可口。三是取回净水,我们一年到头都庆吉平安。回到家,奶奶早就拿着个干干净净的新碗候在家门口,等爷爷一放下勾担,就赶紧舀一碗净水恭恭敬敬地放在供桌上敬献祖先。然后,爷爷才把净水倒在缸里。

长大后,取净水就是我和姐姐的事了。每年除夕夜,为了第一个取到净水,我们姐妹俩总是不等新年钟声响起,就早早地挑着水桶到古井边等候。只要钟声一响,我们就点燃香烛,然后挑着净水开开心心地回家。要是运气好,我们还会打到两条小鱼回家。在平时,爷爷准会叫我们把小鱼送回井里,但是,除夕夜的小鱼爷爷是不会让我们给送回去的。他总是乐呵呵地说:“年年有鱼(余),好兆头!”说完让我们把它放在水缸里好好养着。这时,一家人总免不了开心地围着水缸看着这条给我们家带来好运的小鱼,心里更加感激默默为我们奉献的古井。

“老师,现在大家都喝自来水了,还取净水吗?”一个学生的问话,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亲爱的孩子们,虽然我们现在喝自来水,但是,很多人依然取净水。我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但是,取净水的习俗我依然保持下去。每年除夕之夜钟声响过,我就打开水龙头接一桶净水摆着第二天喝。”“今年除夕夜我也要取一桶净水。”同学们纷纷议论着。

家乡的春节作文6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我最喜欢春节。春节最好玩的事儿是什么?我想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是放烟花,我也这么认为。因为它很漂亮,也有许多花样。不过,你敢放烟花吗?我以前不敢,但是上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大年三十悄悄来临了。记得那天我特别高兴,因为可以放烟花了。晚上6点,我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去放烟花?”爸爸说:“7点就去。”到了7点,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楼下,爸爸用打火机点燃了一支摇花,我兴高采烈地接过一支。那火光好似闪电,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发出光亮的时间太短了,刚点着一会儿就灭了。

爸爸拿出“转碟”,点燃了导火线,导火线烧到头了,“转碟”便开始四处乱窜,而且还发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来放‘转碟’呀!”爸爸大叫。“我不敢!”我回答说。爸爸“挑衅”地说:“‘大宝塔’‘小宝塔’都敢放,‘转碟’就不行了?没事儿,快来!”我半信半疑,可是还想试一下,便提心吊胆地过去了。

“先点燃导火线,然后跑到我这里来。只要它发光了,你就‘过关’了。”我听了爸爸的话,就真的以为这很简单,于是有了信心。但毕竟是新手,万事开头难,前几次都失败了,还把身上穿的羽绒服烧了个大洞。我想:我不能退缩!我一定要成功!想到这里,我鼓足勇气,又拿了一个。因为害怕,手都哆嗦了,连导火线也没碰着。我深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点燃了导火线,然后跑去与爸爸会合。回头看了看我的“转碟”,只见它转了起来,像个快乐的圆盘,发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耶!我成功了!

接着我放了“魔术弹”。它的声音很响,弹子的颜色也变幻莫测。比如你说下一个是红的,蹦出去的却是黄的;你说下一个是蓝的,蹦出去的却是绿的……我点燃了导火线,觉得有串圆球在上升,然后一个个弹子就蹿出去了。有红的,有蓝的,有绿的,有黄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我还没有看够,它们就爆炸了。真可惜!

我又放了“降落伞”。点燃导火线,开始跟花炮没什么两样,但是等它灭了后,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一只小小的降落伞从天上晃晃悠悠地落了下来了。奇怪,天上怎么掉下来降落伞呢?

我还放了一大捆“蹿天猴”。中间居然还掺着一些“冒牌货”!爸爸说:“如果点燃了导火线,没向上蹿,千万别靠近。如果你靠近了,那时候再爆炸就惨了。”我点燃了导火线,它一下子蹿了出去,像一只灵巧调皮的小猴子爬树一样。

烟花快没了,爸爸拿出最后一捆喷花,我拿了一支。烟花前方喷出一股火,好像在发射火箭。我发明了一种玩法:把有火的那头扎进雪堆里,等它灭了里面就有一个大洞。爸爸则把木棍插进雪里,插七八根,一点,上面就喷出火,像蜡烛似的。然后我们一起唱“新年好哇,新年好哇……”有趣极了!以后我要再发明几种玩法玩玩。

烟花放完了,但我还没玩够。正巧,邻居家在放“飞机”,也给了我几个。我把它放在地上,点燃导火线,原以为它会飞起来,没想到它在原地打转,一会儿就爆了。我正纳闷飞机为什么不飞呢,爸爸说:“放扶手上试试,说不定好使!”我拿了两个,把它们架在扶手上,点燃了导火线,它俩居然飞走了。我观看着它们两个的飞行表演,只见“飞行一号”转了个弯,差点撞到“飞行二号”上,然后“飞行二号”开始反击,最后,“飞行一号”使用了“必杀技”——同归于尽,自己爆炸了,“飞行二号”也被击毁。真好玩!接着我又把“飞行三号”“飞行四号”“飞行五号”送上了天,它们开始了在空中的激烈搏斗,最后一个飞机使用“自爆装置”,剩下的飞机全部坠毁。太精彩了!

我们的烟花放完了,这时,我抬头向天空中看,空中有很多漂亮的烟花,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群星闪耀;时而如流星雨;时而如一朵盛开的花,把家乡的夜空打扮得异彩缤纷,我真羡慕啊!

那天,我做了一件事,却有两种收获,一是玩得很痛快;二是超越了自己,克服了困难,学会了放烟花。那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除夕之夜!

家乡的春节作文7

从小到大,从未在外过春节的经历,由于习惯,从未想过家乡过春节的风俗其实是很意思的,细细想来,家乡的春节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家乡是广东梅县,因是山城,即使是严冬,处处是郁郁葱葱的,家乡一年四季的绿,总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家乡的春节是炽热的,处处都是红红火火的场面,处处都是欢欢喜喜的人群。和那绿一样,给人阳光般的感觉。家乡人一直沿着旧习俗,都重视过节,从一月到十二月,月月有节过,每个节都有不同的讲究和过法,但,春节是过节中最重视的。家乡的过年,是从腊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人们都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忙活。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杀鸡杀鸭,还有杀猪,把这些将要成为年货之一的东西腊好,在正月里用来招待客人。同时要做印有“福”字的米糕,蒸放了红色香料的“发”糕,意思是“发财”,还要炸“煎堆”,酿客家娘酒,酿豆腐等,一切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除此之外,还要给全家老少准备新衣服,因为过年了,全家都要换新衣服。小孩是重点,从头到尾都要换新的,大人不全换,也得换件新外衣。所有的房舍、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以示新一年新的开始。

除夕的前一天,家家贴对联,挂红灯笼。从那时起灯笼一直要点到元宵才能熄灭,意为驱邪消灾。到了除夕那天,早上要虔诚地点香烧纸敬神放鞭炮,以保佑来年全家幸福安康。午饭后,全家人都要沐浴换新衣,毕后长辈们会给未婚的晚辈们压岁钱,意示长辈长寿晚辈健康成长。随后便开始祭祀祖先,祭祖仪式结束后便开始张罗除夕的团圆饭,太阳还没下山就得开始吃晚饭,意为“早年早节,团团圆圆”。晚饭后还会在灶边放一盘食物,用来孝敬灶神一年的辛劳,也意为一年灶火不断,不缺吃喝。除夕夜来临,屋里所有的灯彻夜长明,意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也有“守岁”的意思。除夕夜结束前,还要把屋里打扫干净,因为年初一是不能打扫卫生的,意思为“辞(扫)旧迎新”。到了除夕夜的12点,要大开屋门,在屋门口摆放食物和放鞭炮,意为“接财神”。

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因为这天是不能睡懒觉的,不然谁家春耕时便会塌田,真实性怎样,无人去深究,总之大家都早起。起后的第一件事是放“开门炮”,表示开门大吉。接着,大人们忙着去接“灶君”,小孩就跑去拜年了。见到大人都说“恭喜发财”,长辈便喜滋滋地给小孩“利事”,“利事”即红包,意思也是让小孩健康成长。在这一天,是不能到别人家里吃饭的,以示家里一年到头都团团圆圆。这天的午后,重头戏就是“舞狮拜年”,村里的舞狮队挨家逐户,敲锣打鼓,每到一户,舞狮的人会在屋里舞一圈,向主人作揖祝福,此时气氛热闹,满院生辉,主人便开开心心给舞狮的人发“利事”,以图吉利。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回夫家(一般在娘家留宿一晚),正月初四拜大家(意为拜访亲朋好友),正月初五不离家(不可以去别人家窜门),正月初七吃七样菜(每一种菜代表一种意思,如:葱:聪明,芹:勤劳等)……这些,在家乡都保留着不变的风俗,也给家乡的春节增加了趣味。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春节的高潮。那天,所有村的舞狮队都进城“闹元宵”。入夜,皓月当空,彩灯齐明,锣鼓喧天,鞭炮声声,人流如潮。舞狮比赛是“闹元宵”的开场节目,比赛结束后由各村代表选出前三名,以后只要县里有活动这些获奖队都是首要的表演队。“烧烟架”也是元宵的必行活动,人们用竹杆撑起一条用竹条编成的'长长的龙,龙身上装有各色各式的烟花,转龙开始,所有烟花一同点燃,烟火齐齐喷出,形成一条火龙,此时火光熊熊,鼓乐铮铮,欢声笑语,人群鼎沸,人们尽情欢乐,在火光鼓声中宣汇着满腔激情的热望。俗话说:转火龙,人活九十九。火龙点完了转完了,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消灾伏祸平平安安。除火龙外,花灯随处都是,花灯之下,十字街头,人们围圈席地而坐,锣鼓手、小镲手等热烈演奏,而山歌也正唱得火热。火光映红了人们的脸颊。演奏都们奏的如醉如迷,歌唱者们唱得激情飞扬,听众们聚精会神聆听,人们思绪被乐曲山歌牵引着飞驰流奔,忘掉了一年的辛勤劳累,憧憬着新的美好一年。

家乡的春节作文8

一乡一风俗,每个地域的人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故而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其中渗透了当地的文化与风土人情,有着自已独特的魅力。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希冀。我的老家湖南也有对春节独有的表达方式,从祖辈开始,一直传承至今,可谓底蕴深厚。

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打糍粑是必不可少的。老家的风俗:说起得越早打糍粑代表来年丰收就越大。所以每家每户都会早早起来制作糍粑,他们用石器将糯米饭捣碎打成粘状,放在模型里压制成圆圆的饼,外表光滑、美观。吃法可以煎、烤、煮、炸、蒸都行。但平日,我们喜欢把糍粑放在微微明灭的炭火上慢慢烘烤,火气不能太大,要不外皮焦糊,内里却生硬。而且还要不停的翻烤,让它两边受热均匀,糍粑在火气下渐渐鼓胀,表皮微黄并隆起,外皮喷着热气裂开笑口,糍粑就大功告成了,喜欢甜的在里面放上沙糖裹起来,那吃味真是别具一格。一到过年,当地人都要用红糖拌好煮熟的糍粑来招待客人,象征家庭甜甜蜜蜜、圆圆满满,以表吉利。还有猪血丸子、腊鱼、腊肉、腊板鸭、甜酒等等也是当地人过年必备的食物。

大年三十拜祖宗,这是本地特有的习俗。焚香送亮,家宅祭祖,大人们携着小孩,带着鞭炮、香烛、纸钱等,上祖坟祭祖。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烟雾弥漫中,大家将纸钱大把大把烧与于祖先坟前,点两根烛,燃三根香,跪下虔诚磕三个头,以示对他们的怀念。

祭拜完祖坟回来,往往是下午四五点,天近黄昏。这时,留在家里的女人杀鸡宰鱼,农村家里有条件的还会杀猪宰羊,准备丰盛的饭菜,桌上的菜愈丰盛表示这一年愈丰收,看的孩子们那叫一个口水直流。当然在吃年夜饭之前,拜堂屋是免不了的。在农村,每家都会有一个地方留作供奉祖先,这便是堂屋了。除夕夜的鸡鸭鱼肉肘子等大碗大碗在上餐桌前,必须先放置到堂屋供奉祖先,在祖宗牌位前的桌上摆满佳肴和酒水,大人小孩认认真真、恭恭敬敬地拜过了,才移到餐桌上开始吃年夜饭,这代表了湖南人尊亲敬祖的美好品德。大家许下美好的愿望,将新的希冀告与祖先,望他们在天之灵能保佑自己平安喜乐、事业顺利。

吃年夜饭是春节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代表着阖家团圆。一大家子人围在饭桌前,敬着酒说着吉祥话。饭菜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们的脸,但亲情却点亮了他们的笑容,让他们的面容看起来是那样生动、真切。而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一定要留到初一再吃,这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之意。

吃完年夜饭后,全家老少围着电火桌打牌、一边吃着糖果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的到来。而我的奶奶总怕我们守岁饿着,喜欢在新年到来时架上水壶,烧起柴火,在柴火灰里闷上桐子叶粑粑,香气扑鼻时粑粑也烤好了,将外面的叶子撕掉,粑粑外表焦黄,里面松软,非常香脆。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长辈们相互给压岁钱,大大小小都有,给完压岁钱后燃放爆竹。顿时,大街小巷鞭炮齐鸣,硝烟弥漫,震耳欲聋,到处洋溢着辞旧迎新的气氛。

一到初一,老习俗是不许扫地和倒垃圾的,如果非扫不可时,扫的垃圾不能往外扫,扫到外面说是把财往外送。湖南人特别重礼节,拜年地方也有讲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姨娘。”老人到了什么日期会有哪些人来,算无遗漏真正是料事如神。新年大家纷纷提着礼物走出家,串门拜年,互祝吉祥。

到了元宵灯节,还能看到舞龙舞狮。它们的外形惟妙惟肖,十分威武,狮子表演时而闪转腾挪,时而欢腾跳跃;龙舞得犹如飞龙腾空,又如深海翻浪;真是滑稽风趣,十分壮观,为春节增添了不少喜庆和热闹。有些人家为消灾降福,驱邪镇妖、保佑家人健康平安。常常会让长龙往家里的每个房间游走一遍,祈望辟邪消灾,生活能吉样如意,健康平安,当然也少不了打赏。

这就是我家乡湖南的春节,有着浓浓的地方特色,处处洋溢着年的味道。

家乡的春节作文9

我的家乡在福州。在福州的日子里,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最令我难忘的要属今年的春节了。

除夕傍晚,“孩子们,出来放鞭炮了!”

爷爷大声的喊道。我、姐姐和哥哥听到爷爷的声音,高兴地从房间里跑出来。出来一看,爷爷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打火机和一盒鞭炮。爷爷看见我们,着急地说:“快点来!我们去公园放吧!”

我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到了公园,放鞭炮的人还真不少!

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笑之中。“瞧,那有个饮料罐!”

哥哥指着远处说道。我们顺着哥哥指这那个方向看去,只见一个饮料罐静静地躺在地上。我们走过去,捡起了饮料罐。爷爷疑惑地问道:“拿它干什么?”姐姐笑着说:“爷爷,我们可以把鞭炮放在饮料罐里放啊!”

爷爷拍手说道:“好建议!”

哥哥拧开饮料罐的盖子,把里面剩余的饮料倒掉,放在了地上。爷爷把鞭炮和打火机递到我们面前,问:“你们谁来?”哥哥自告奋勇:“我来吧!”

爷爷就把鞭炮和打火机给了哥哥,他接过鞭炮和打火机,先从里面鞭炮盒里取出一根,蹲了下来,然后按住打火机的开关,打火机里立刻喷出火,哥哥再把鞭炮伸向火。鞭炮点着了,他看准了饮料罐的口,迅速把鞭炮扔了下去。姐姐呼喊道:“快后退!”

我们往后退了几步。“啪!”

饮料罐跳了起来,随后就落地了。过去一看,饮料罐已经黑了。

姐姐又提了个建议:“我们把鞭炮插在土里放吧!”

我们全赞同了。“那这次要谁来呢?”哥哥边盯着我,边问。爷爷拍拍我的肩膀,说:“伟伟,你试试吧!”

我摇摇头,皱着眉说:“不要!”

姐姐劝道:“勇敢点啊!

你看看哥哥都没事。”“是啊!男孩子就应该勇敢点,什么都要去尝试!”哥哥也劝我。我只好勉强地点了点头。“给你!”

哥哥把鞭炮和打火机给了我。我拿着鞭炮,手拼命地颤抖,好像手中的鞭炮随时都会爆炸,我有点后悔了。“怎么了?”哥哥问我。我结结巴巴地回答到:“没啊!”

姐姐告诉我:“那里有土,你去那边放吧!”

我听了,慢慢地走过去。然后,从地上找了根木棍,挖了一个小坑,从盒子里拿出一根鞭炮,插在小坑里,接着把旁边的土按实。我的手好像没力气了,按不住打火机的开关,头上也冒出了冷汗。我停了下来,心里默念道:“勇敢点!加油!”

我鼓起勇气,按住打火机的开关,点燃了鞭炮,我赶紧跑走。鞭炮响了,同时也响起掌声,爷爷对我竖起大拇指,表扬道:“你成功了!”

我自信地笑了笑。

吃年夜饭了!

一家人围坐餐桌上,餐桌上的菜勾走了我的魂。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桌上有我最不喜欢吃的一个东西——鸡蛋,看到它,我头都大了。“你们想不想要压岁钱啊?”奶奶手上拿着三个红包,问我们。我们叫道:“要!”

奶奶诡异地说:“想要红包,就要回答我的问题,你们知道春节的传说吗?”哥哥激动地说:“我知道!

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他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每到除夕,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奶奶递给哥哥一个红包,说:“真棒!”

搞得我和姐姐既羡慕又嫉妒。这时,奶奶笑了,她说:“开个小玩笑,看你们对春节的了解有多深,答不出来,红包还是照样给的!”

说完,奶奶把红包也递给了我和姐姐。爸爸批评道:“收了奶奶的红包,该说什么?”我们就愧疚地对奶奶说:“谢谢!”

所有人都笑了,欢笑声在屋里回荡……

这个春节我过得很开心,一家人其乐融融,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