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共同体工作总结

乐进修 人气:1.6W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际共同体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校际共同体工作总结

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普遍是因为师资水平低、教学设施不完善、资金紧张等问题。因为师资水平低、教学设施不完善、资金紧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教研,乃至教学的正常开展,更谈不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了。那么,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薄弱学校应该如何自谋出路,走出困境呢?笔者认为,校际联合教研,互助合作,资源共享,是薄弱学校改变窘境,谋求发展,有效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出路。我认为校际教研活动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跨校联合备课。农村学校一般规模比较小,学生数少,师资力量薄弱,一个年段单人任教情况也比较普遍。这样,有些学科往往因为没有骨干教师的引领或没有教研伙伴,而致无法开展正常有效的教研和集体备课。因此,与邻近学校跨校联合备课,不失为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这时,参与人多,围绕主题,各抒己见,出谋划策,人数多,意见多,思维广,见解也更深,这样,对老师而言,才能集思广益,深得启发。

2、跨校兼课。跨校兼课,也是适合解决当前农村学校普遍面临的部分学科师资缺乏的困惑。在后林中学任教时,我们学校初三年有两个班,化学老师有2名。而杏陈中学初三年有四个班,化学教师只有1名,不仅集体备课没办法开展,就连正常的课都没法保证。这样,经过两校协商,由后林中学的一名教师到杏陈中学兼课,从而实现了师资共享和合理分配。

3、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形式。但上课要有人听,有人评,才会使上课者以及参与者得到提高。校际联合,就有利于营造教研氛围,提高教研水平。首先,校际联合开展这样的活动,听课的人就多了起来,会给上课的老师一种自豪感。根据笔者的经验,听课的人越多,上课的人信心指数也会越高。而人多了,教师会乐于参加,积极性得到提高。不是本单位的教师,彼此之间不会顾虑太多,评课时往往可以直言。同时,学校不一样,教学思想也不一样,评价的内容、方式都不一样,就容易形成争论。争论越多,思想的火花越亮,听课老师所得到的东西越多。最后,学校联合举行活动,造成的声势比较大,影响也大,往往可以请专家来校作指导,得到直接有效的引领。

4、学术沙龙。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实际的教学行动,都需要有一个大的改变。这要从两方面入手,公开课活动逐步解决教师的实际教学问题,专家讲座解决理论问题。但怎么样把两者结合起来,学术沙龙的作用就大了。

某地某两所学校的青年教师很有积极性,但他们觉得孤独,没有交流的机会。因为没有交流,他们也无所适从。于是,两所学校联合起来开设学术沙龙活动。今年上半年,区里论文评比前夕,参加沙龙的老师将自己的论文分发给每个人,然后大家聚集在一起,一篇一篇讨论过来,把自己的经验提供给别人,提出不合理之处,相互交流。结果参加学术沙龙的教师的论文都获得不错的成绩。

5、联合开展课题研究。薄弱学校之间,所遇到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相似,联合开展研究集中人力物力,优势互补,有利于解决共同问题,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以提高研究效益。如“农村初中校如何有效控辍的研究”,这是农村校普遍面临的窘迫的问题,更是众多农村薄弱学校共同面对的难题,薄弱学校之间联合开展这一研究,有利于提高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课题研究呈现出多样性,使研究的结果更有推广意义。同时,学校之间经常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研讨,介绍彼此的成功经验和困惑,可以起到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的作用,促进了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校际联合教研,不仅在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对推进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用,就是在师资雄厚,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学校,为更好的创出新路子,争取新成效,也是十分必要。可是,“联合”的局面似乎并不是阳光灿烂,不能很好地得到推崇,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原因。首先,缺乏自上而下的倡导性文件,或指导性资料。对其意义和操作过程的可行性都比较盲目,没有方向,对其可能出现的代价和风险更是心中无底而不愿尝试。其次,当前的考试制度,特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的体制下,很多学校当然宁愿闭门造车,也不愿别的学校窃取本校“秘诀”。再次,人的因素。教师因为社会意识影响,教育体制的局限,对工资福利的不满等多因素影响,普遍丧失了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又加之没有专门的`活动经费,教师参加活动的往返行程、食宿得不到保障而兴致不高。

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

一、教育局或进修学校可以出台一份有关开展学校联合教研的文件,既分析了校际联合的意义,又对校际联合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同时,可以明确联合学校,以及校际联合的任务目标和要求。这样,既可避免了联合教研的盲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明确了活动的责任,而避免了随意性。

二、改变以考试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办学好坏的主要标准的做法,甚至取消以简单的方式给学校排名的行为。也可以把市场的竞争形式和竞争意识引入学校管理,通过宣传,引导学校和教师对“竞争”和“合作”的健康正确理解。这样,才不会造成学校间的彼此敌意,而友好地相扶相长。

三、教育局或学校之间要协商解决好活动的经费,减少教师的活动负担。当然,为保证活动的有效和有序,在开始时,要双方协定,并定出活动的方案,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对每一次的活动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如有方案、过程记录、活动小结等。

校际联合教研形式内容质量的有效,可以让我们启开如何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的思路,更增强各校要持续打造一支优秀教师群体的强烈责任感。当然我们应该继续思考如何在校际联合时注入更丰富,更深层面的研究内涵,使校际联合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关于开展校际教研活动

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指导意见

夏张镇教育工作指导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之间的教科研交流和合作,发挥校际教研的整体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水平,推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校际教研活动。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1、校际教研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深化形式,是整合教学资源,实施整体推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健全校际教研机制,旨在拓展和完善教研网络,创新教研机制,转变教研方式,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教研实效,提升教研水平。

2、校际教研是落实全镇教研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举措,是联系学校与教研会的纽带。校际教研的根本目的是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避免听评课活动的盲目性,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3、校际教研能够进一步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构建校际教研组织。通过校际教研活动的开展,建立学校之间的教研合作共同体,达到优秀教育资源互补共享,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全镇整体教学水平。

二、活动方式与内容

全镇六处小学轮流做校际教研活动承办者。按照教研会要求,各校在校本教研基础上,按照“征集问题,确定主题——准备主题发言——组织研讨课——引领观课——评课、交流、达成共识总结提升”的模式进行。

(1)确定主题。校际教研活动的研讨主题自下而上产生,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各校收集教师平时积累的课程实施中的困惑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承办学校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对收集到的所有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经过讨论,确定研讨主题。

(2)教师研究。各学校学科骨干教师围绕主题准备发言稿,主要就各自学校解决这个主题所采取的措施及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或问题等方面进行阐释。

(3)组织研讨。活动前一周,确定研讨课主讲人,主讲人先精心备课,然后是备课小组开展“集慧式”备课活动,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设置进行精心研究,形成教学策略。

(4)引领观课。在观摩课堂教学前,教师首先明确观课要点,观课要点是根据活动主题制定的,主要观察本节课是如何实践本次活动的研讨主题的;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了哪些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处理教材的;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有哪些发展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哪些方法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等等。

(5)评课议课。本环节主要由单位联系人主持。评课可以是选代表评课,也可以是所有观课人逐一评课,还可以是对话式评课或插话式评课,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要进行互动,可交流、对话、提问、答辩,最终达成共识。

(6)总结提升。本环节主要由承办单位校长主持。通过活动反思,一是要总结活动的经验,并将活动中取得的经验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作为今后在全镇必须推广的教学成果。二是总结存在问题,以便安排下一次的活动。下次校级教研活动承办单位联系人要在总结提升后将下次校际教研的主要内容、环节进行提前宣布。

三、关于课堂教学要求

在校际教研活动中,要落实好以下课堂教学要求:

1、课堂教学要注重“三讲清”、“三着眼”。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作用;着眼于双基,着眼于当堂消化,着眼于中差生。精讲精练就是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讲迁移;练思维、练方法、练基本功、练能力。能以练代讲的就只练不讲,练的目的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练的内容要序列化,练的方式要多样化,练的方法要科学化,练的题目要活,数量要少,质量要高。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就要讲在课堂,练在课堂,反馈矫正在课堂,完成作业在课堂,所有学习任务基本在课堂解决。克服传统教学讲在课堂,练在课外,作业在课外,学习任务完成在课外,造成学生学习负担积累的弊端。

2、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凡是先进的教学法,都是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到首位。老教法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新教法是教师指路学生走路,最先进的教法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自己要走的路。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是发挥主导作用。“主导”者,主要在“导”,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导的内容丰富多彩。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导以兴趣,导以意志,导以目标,导以理想。所有的好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生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最主要最根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成才的正确途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永恒目标。学生会否自主学习,会否科学有效的利用时间,是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提倡开设学法指导课。学校要组织教师精选一些有效的经验或做法供学生学习借鉴,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的方法规律,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确定校际教研联系人

根据全镇学校布局,全镇六处小学统一在镇教研会的指导下开展教研活动,各校副校长为联系人,负责本校开展校际教研活动的问题整理、引领观课、评课交流的活动。

各校校际教研活动联系人:杨建华、刘峰、郑洪鹏、李宾、于传旺、钟震、刘运平、王光友、陈健

五、工作职责

1、教研会负责全镇校际教研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专业指导、过程监督、考核评估等工作。

2、校际教研联系人负责本单位教师参加校际教研活动的指导、协调工作。教研会定期召开学校业务领导会议,研究布置全镇校际教研工作,共同制定教研计划,确定教研专题,组织开展校际教研活动。

3、发挥教研会的引领作用,教研会骨干教师除参加所在学校的教研活动外,要积极参加其他学校的学科教研活动,做好示范引领工作。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将先进的教学方式落实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每月至少一次在本校内举行公开教学展示或专题讲座,并积极引导本校骨干教师开展听课、说课、评课等活动。

4、校际教研活动由各学校轮流主持,每学期至少负责一次承办任务,承办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并负责本次活动的总结和提升。承办单位具体负责本学校的校际教研工作,与其他学校共同研究制定活动计划,确定研究主题,安排教研活动。

六、活动要求

1、每次活动,承办单位要精心安排、认真组织。承办单位要与各校联系人共同研究,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承办单位负责安排活动场所,提供设备,做好后勤服务。各单位联系人要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确保相关人员全部参加。教研会要安排相关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活动,加强指导。

2、校际教研要以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为立足点,以课例为主要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每次活动要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围绕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确保活动实效。

3、每次活动结束后,承办单位要做好资料积累,写出活动总结;其他学校要认真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认真研讨、反思、总结、拓展、延伸,真正把校际教研活动的效果转化为教师教学的“生产力”。

4、教育指导中心将加强对全镇校际教研活动的领导。学期初,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全镇校际教研工作,要加强过程管理,及时了解、检查、指导,每学年召开一次全镇教研总结会,总结经验,查摆问题,对下一步的校际教研提出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