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木兰诗作文九篇

乐进修 人气:3.07W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改写木兰诗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改写木兰诗作文九篇

改写木兰诗作文 篇1

唧唧唧唧,木兰对着门在织布。花木兰的爸爸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女儿的叹息声。

花木兰的爸爸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在回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南市买驾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北市买驾牲口的鞭子。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木兰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坐西边内房的坐榻,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地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花木兰生活在北魏前期,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晋未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

木兰是一个好女儿,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

改写木兰诗作文 篇2

织布机在唱着歌,木兰对门织布。渐渐地,织布机声音小了,歌声没了,取代的是一声声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谁。木兰强颜欢笑,轻描淡写:“我没在想什么,我也没有思念什么。只是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名册,×××就又要打仗了,皇帝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但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可是父亲的年纪大了,那么远的路一定吃不消。但是我又没有大哥哥,不去也不太好,这可怎么办呢?哎——”一段话以一声长长的叹息做了结尾。

当天晚上,木兰坐在窗前,半透明的轻纱窗帘抚摸着木兰的脸,木兰迎着月光,美丽的头发被风吹得飘呀飘,在木兰身后轻轻地舞蹈。木兰在心里默默地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代父从军!

太阳从山上升起来,公鸡在黎明报晓,木兰已经从家出发去了集市。在集市的各处买齐的马具的木兰呆呆地看着崎岖的山路,依依不舍,但又十分坚决地离开父母,进入从军的队伍。晚上,战友在黄河边睡着了。但是女扮男装的木兰坐在黄河边,望着月亮出神,因为那是她在异国他乡最为熟悉的东西了。月亮明白木兰的心,用光辉勾勒出了木兰的父母,他们在微笑,他们在挥手,他们在说着:“孩子,路上小心!”徐徐微风调戏着树丛,发出“沙沙”的欢笑。但是醒来,哪里有父母的影子?黄河以吞吐日月般的气势,用浪涛拍碎了木兰的思绪。离开了黄河到黑山头,胡人的骏马用它的嘶叫剪断了木兰对父母刻骨铭心的思念,也在告诉木兰离战场不远了!

奔赴在战场之间的木兰英勇无比,十年的战争不知夺取了多少人宝贵的生命,可喜可贺的是,木兰和一些幸存者凯旋回归了!

回来在明堂拜见皇帝,皇帝因为木兰记下了很大的功绩,所以赏赐给她绰绰有余的金银财宝。皇帝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要高官厚禄,只希望可以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出了外城去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归来,换上了华丽的装束;小弟听说姐姐凯旋而归,杀猪宰羊准备招待。木兰打开了所有的门,坐在床前,脱下战袍换上女装。对着窗户梳理云一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美丽的发饰。到门外去见火伴,火伴们很惊讶:在一起出征这么多年,今天才知道木兰是姑娘。

木兰笑而不语。

改写木兰诗作文 篇3

火红的夕阳挂在山头,温暖地撒在绵延的山脉上。古道上空传来一阵阵战马的嘶鸣和马蹄声,前方依稀可见一抹鲜艳如血的身影。近了,近了,是一位身着铠甲,英姿飒爽的将军骑着一匹暗红的千里马而来。清秀的面容,眉目清长却带着一股英气,她,就是—————花木兰。

十年前的一个秋天,秋风习习,天朗气清。简陋的农家小院里,一位姑娘正勤劳地在织布。可是织布机却未传来任何机杼声,只听见那一声声令人心疼的叹息。她不禁停下手上的动作,双眼无神地望向远方。

昨夜,她家来了一位士兵送军中的文告,得知单于大犯边疆,皇上要大规模地征兵,且卷卷军书上都有父亲的名字。她想起父亲日渐衰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好。如果上战场,恐怕、、、而且父亲也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她也没有哥哥。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不,我不想失去父亲,我要替父从军!

一个念头从木兰脑海里闪现,她立马向父母亲请求让她去。得到了答复后,木兰第二天便跑到各个市集去买了一些必要的装备,她买了马,买了马鞍,买了辔头,买了长鞭。回到家,盘起自己的长发,换上男装,拿着父亲赠予她的利剑,骑上千里马,在城门外含泪与家人离别,踏上了军旅之路。

风在耳边呼啸,晚上她露宿在黄河边上。躺在帐篷里望着夜空中满天繁星,她又想起了爹娘和蔼的面容。摇摇头不去想,她闭上眼,倾听黄河流水的声音。次日清晨,她离开黄河,奔向黑山头。不去想爹娘呼唤自己的声音,只去听那燕山的胡马嘶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关塞越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铠甲。在这样艰苦的军旅生活中,木兰整整生活了十年。

十年来她打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她也真正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回想起与敌人交战的场面,回想起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的劳累,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有时晚上还会做恶梦。但是,一切都过去了,她都挺过去了。因为他们胜利了。现在的花木兰,正率领着全军,前去面见圣上。她现在可不再是什么无名小卒,她已经是鼎鼎大名的花将军。

明堂上,皇上问木兰要什么。木兰想起昨夜因思念家人而难已入睡的情景,摇摇头,婉言谢绝了皇上要她做尚书郎的想法。她现在只想立即骑上千里马,回到那个只有梦里才能见到的故乡,与家人欢聚一堂。于是她便提了这个要求。

现在,她正骑着一匹骏马在道路上奔驰着。她看见城门外爹娘互相扶持着站在那守候,还有姐姐也梳洗打扮的十分艳丽地在那等着。就要靠近时,木兰从马上一跃而下去,扑到了爹娘的怀抱中,喜悦的泪水不禁涌出来。从姐姐口里得知,曾经调皮的小弟为为她洗尘,特地霍霍磨刀杀猪羊。

回到家中,木兰打开了家中所有的门,坐在了少女时的闺床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摆放位置依旧和十年前一样,使木兰感到十分亲切。木兰脱掉她作战时的战袍,换上往日的衣裙,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照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出门去看一起作战的士兵们,却见同伴们吃惊地说:同行作战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接着后来,就有了流芳百世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改写木兰诗作文 篇4

“木兰回来了!我的女儿回来了!”爹娘互相搀扶着,颤巍巍地迎出门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连忙穿上大红的衣服,精心打扮了一下;弟弟兴奋地操起一把刀,飞快地磨着,准备杀猪宰羊,好好庆祝一番。要说木兰去了哪里,还得从头说起。

战争的警钟敲醒了,可汗发下的军贴卷卷有爷名,父亲已年迈,木兰没有哥哥,她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度过关塞和山脉,经过几天的艰难的旅程,木兰终于到了京城,拜见可汗。可汗见木兰瘦弱的身躯,用怀疑的眼神打量着他:“再过几天就要上战场了,以你这体格能行吗?你还是在这练几年再上战场吧!”“不,我能行!恳请天子让我上吧!”木兰跪在地上,用恳求的目光望着可汗,心里想:这可不行,在这里拖得越久,越难回到家乡。见木兰这么有信心,可汗就同意了。

“报,明日敌军将进攻我城,各部做好准备!”“啊,明天!”听了这个消息,可汗皱紧了眉头,木兰也握紧了拳头。虽说打几场胜战就可早点回到亲人身边,但是第一次上战场还是很让人紧张。这天晚上,木兰辗转反侧,想着家乡,想着亲人,两行热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清冷的月光照在冰冷的铁衣上,木兰不禁打了个冷战。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一阵阵冲锋号就响了,危险的气息笼罩着整个京城。大家快速整装,严阵以待。木兰也手持宝剑,守在城内。

“敌军来了!”“啊!”城内飞沙走石。“冲呀!杀呀!”将士们一拥而上,顿时两军融合在一起,兵戎相见,手起刀落,血花四溅,马蹄声、喊杀声此起彼伏。木兰深吸了一口气,手握宝剑,大喊一声,冲向前去,奋力厮杀。但她毕竟是个女子,一个敌军趁她不注意朝她手臂砍了一刀,血流如注。木兰悲愤地挥刀砍向敌人,敌人应声倒地,木兰撕下一块衣襟随便捆绑一下伤口,又拼命地厮杀起来。地上,士兵的尸体越堆越多,血染红了大地,到处弥漫着血腥味。木兰越来越体力不支,但她一想到亲人,一股强大的力量就涌上心头,她像疯了一样挥动宝剑……

“嘟……”胜利的号角终于吹响了,敌人全军覆没,我军的旌旗高高地飘扬在城楼上,木兰望着军旗,热泪盈眶……

“我军赢了!”可汗听到这个震飞人心的消息,奖赏了木兰。

之后,木兰旗开得胜,屡次立功。可汗越加地重用她,并想加封她为尚书郎。可木兰婉言谢绝了,她只想着驰千里马回故乡。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改写木兰诗作文 篇5

随着擂鼓声的嘭嘭响起,马嘶声、马蹄声、金属的碰撞声相继而来……

风沙席卷着天空,暴雨洗刷着大地。恶战开始了。俯空下看,两个部队如同两条钢铁巨龙搅在一起。

惨烈的厮杀!一次次鸣金、擂鼓,一次次冲锋、败退;一次次凯旋而归——胜利的欢呼、一次次铩羽而归——失败的哀叹!

“一场战争下来有多少人无家可归,有多少人亡命天涯,命丧九泉?”花木兰喃喃道,眼角不禁湿润了,“如果没有战争该多好!”

嘴中嘀咕着,眼前的战争早已千变万化,花木兰不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花木兰知道,统帅之间作战,一步错满盘皆输每一步都是剑走偏锋。为了减少伤亡,让更多的人“完整的”回到家里与妻儿父母团聚,她必须提起精神。

惨叫声,哭喊声,与哀怨声不绝于耳……

地上,胡人的骑兵肆意的奔驰着;

天上,汉人的弓箭飘逸的飞舞着。

马刀过,人头落,拉弓引弦人惊亡。

真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营帐中,木兰飞快的正发布者一道道命令这个时候,不觉间

暴风雨停了下来,乌云依旧压顶,只是没有了一丝风声……

“敌袭”——一声尖啸打破了长久的沉静,但是尖啸戛然而止,大本营中乱了起来,敌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有的要跑,有的要战,有的要降,渐渐的,渐渐的,部队乱了起来,不再受将领们的管制了。

随着远处一抹妖艳的血红色绽开时,将士们愤怒了,打不过胡人就算了,人家都打到大本营里来了,将士们顿时沸腾了。可胡人一击即退,马又比咱么的快,想追也追不上,将士们既郁闷又心烦,恨不得冲杀一阵。

不少人向花木兰请缨出战,想攻打胡人,但直觉告诉花木兰——出兵必败

这时一队胡骑冲了过来,也是一击即退,却比往常慢了几步,一队人马立马追上,木兰察觉不对劲,喝令部队回来,可这时的将士们都是拉满弦的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中间是追赶而去

果不出所料,周围皆是伏兵,将这些将士团团围住

花木兰见此情景,立刻着装上马,背弓带箭,就要驰马而去,周围将士立马拉住花木兰,言道:“木兰将军您不能去呀!敌方将士十倍于我方,您去也是送死呀!”

木兰眼神呆滞的望向前方,喃喃道:“可那是我的兵,是我的兄弟呀,他们也有妻儿,他们也有父母呀!”看着那些往日一起喝酒吃饭、举杯同欢的战友们逐渐被淹没着,剩余将士们都心痛不已,木兰脸色苍白的自语道:“死去的将士们,我对不起你们呀…对不起……”

花木兰在心中默默的哭泣着,一声呐喊充斥在心头“我们军人也是人呀!为什么我们有义务去打仗?为什么每一刻昔日同欢与共的兄弟都可能会与自己告别?”那些死去兄弟的面孔一个个从眼前划过,当年共同出征的兄弟、战友。到如今十不存一。就以为战争,多少人妻离子?多少人家破人亡?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不正是人们的诉说吗?

生在这个国家是命中注定的,但是成为这国家的军人,却是自己决定的。但是生死为什么却……

为什么军人死不足惜?

为什么我们在战场而你们这些达官贵族却享受天伦之乐

为什么我们流血流汗就为保护你们这些达官贵族,到了最后你们还逃之夭夭

人性?天意?人性何在?

战争,战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难道军人不为人?

可悲,可嘲,战争还在继续……

改写木兰诗作文 篇6

在寂静的夜里,唯独木兰家的灯还亮着。从屋子里传出一遍又一遍的叹息声。猜想肯定是木兰有心事。娘走向前问道:“孩子,你可有什么心事?”木兰道:“娘,今夜我见了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想家中无长兄,想请愿赴往。”娘没说什么,只是手紧紧的与木兰相握。

出征这一天,木兰去了市场买了很多的装备,回到家中,将自己的长发盘了起来,穿上了男儿身,遥望着这座城市,心里不免有些羁绊。

木兰坐上了马上,踏上了沙场的路。木兰与爹娘分手后,度过了千山万水。现在已经听不到爷娘的呼唤声了,再望望远处也看不到故乡了,心里不免有些留念。

在战场上,木兰真是巾帼不让须眉,立下了许多的汗马功劳。在沙场上不知中了多少的伤,但是为了爹娘,为了战争能早点结束,为了百姓风调雨顺。木兰不惜一切在战场下拼命的厮杀。

终于战争结束了,皇帝想封木兰为尚书郎,木兰却拒绝了。

木兰骑着马回到了家中,见到了爹娘,在房中,也换下了男儿身,穿上了阔别已久的女儿装。木兰细心的为自己梳洗着,兴高采烈的去见伙伴,伙伴看到穿着女儿身才知木兰是女郎。

改写木兰诗作文 篇7

我成功打退了匈奴,心里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终于可以回到温暖的家了,老百姓也不再受战乱之苦了;害怕的是--按照传统,我是要被皇帝召见的,如果被他老人家发现我是女儿身,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我自己受到惩罚不说,家中的亲人也会受到株连......我有点不敢想下去了。

一路上,我虽然骑着披挂红花的骏马,样子威风凛凛,被夹道欢迎的人群纷纷竖起拇指赞叹,可谁又知道我心里忐忑不安的滋味呢?被皇帝召见本是天大的好事,可对于我来说却如坐针毡:即使女儿身不被发现,只怕皇上也会命我做官---出征这几年我对父母姐弟甚是思念,有时茶饭不思,暗夜垂泪,时刻盼着回家......不知不觉到了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我参拜了皇帝。果然不出所料,皇帝封我为尚书,还赏赐了我许多兵马,听着身后的赞叹唏嘘声,我有些犹豫有些恍惚,这时年老父母的白发在我眼前飘动,还有尚未成年的弟弟......最后,我言辞恳切地请求皇帝让我还家。

望着路旁越来越熟悉的景象,我的心怦怦直跳:“爹,娘,您们的女儿回来了!”我一定好好孝顺您们,把离开这些年的陪伴都补回来!

改写木兰诗作文 篇8

黯淡的月早已高过头顶,零落的星悬在高傲的夜里。长夜独醒的我,惟好坐在帐篷边的秃地上。一切都那么安静,有一种让我窒息的感觉,死神将会亲临。辽阔的土地躺着冰凉的尸体,凋零的残叶夹杂着军旗的碎片,给冷冷的风寂寞地吹了过来,又寂寞地吹了过去。我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风还带着远处打更的声音。噢,那应是故乡的声音。

清冷的月光照在我的铠甲上,动指细数,已离开故乡十余年了,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树一人一事,我都仍记得清清楚楚。回忆起当初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到如今英勇杀敌,像飞一般跨越关塞山岭。但十几年前那些教我们如何英勇跷战的将军、身经百战的将军都已生存无几。我是这般幸运,活着就是幸福啊!我与火伴们历经数年战争,终于凯旋而归。我左手握着右手,心里默念着:

总算结束了,故乡我回来了。

改写木兰诗作文 篇9

近了,近了。只需半个时辰,就可以再见阔别多年的亲人了。木兰的眼睛湿润了:娘啊,女儿十年疆场冲杀,今天,终于回来了!一时间,过去的一幕幕,又闪电般的从她眼前掠过……

怎能忘记,离家前夕的那次父女长谈。“孩子啊,让你一个女儿家上战场,是爹无能啊,爹不放心……”老父亲须发皆白,老泪纵横。“爹,女儿自幼习武,你又教导我行军布阵。这次代您从军,正好让我一显身手,您应该高兴才对啊!再说,只要打败了敌人,我们不又可以团圆了吗?”

怎能忘记,夜宿黄河边的绵绵思乡之情。军情紧急,一整天的急行军,让宿营的军士们一搭好营帐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只有木兰毫无睡意,她信步走出营帐。夜幕下的黄河显得雄壮而又安静。听着河水冲刷两岸的声音,木兰不觉想起了家里的父母兄妹:他们在做什么呢?是在灯下谈心?还是默默的祈祷和祝福?(细写“暮宿黄河边”,“不觉想起”其情确是,毕竟,木兰是一个代父从军的女子啊,远离家乡,怎能不深切思念!)

怎能忘记,两军阵前智取敌先锋。我军两员大将啊,都被敌方那黑塔一般的先锋用狼牙棒砸得脑袋开花。悲痛不已老元帅就要催马上阵。木兰一咬牙上前请令。“小伙子,那可是敌营第一猛将,你能行吗?”木兰点点头。上阵后一交手,发现那人果然力大棒沉。十余回合,木兰回马便走。敌将紧紧追来。马头马尾相衔之时,木兰回身就是一箭。弓弦声响,敌将赶紧俯身躲避。不过,当他直起身子时,木兰的枪尖刚刚扎进他的咽喉。

怎能忘记,老元帅的谆谆教导和倚赖器重。乱世出英雄,木兰凭着一身武艺赢得了将士们的尊重。特别是老元帅,木兰越来越觉得他就像自己的老父亲。元帅呢,对木兰的称呼由“小伙子”变成了“花将军”,又变成“花贤侄”,并且视她为心腹爱将,参赞军机,制定战略。一次,老元帅居然说:“战争结束,老夫定会奏请皇上,这帅印当由你来掌管!”

怎能忘记,凯旋回京后的依依惜别。十年征战,敌人终于递交了降书顺表。在京城的庆功宴上,木兰婉拒元帅的挽留、皇上的封赏,只求早日还乡。皇上、元帅、将士们好不敬佩和惋惜。他们哪里知道:这位温文尔雅却又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年轻将军,其实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孩儿……

“花将军,快看,你的亲人来接你来了!”随行军士的声音将木兰从回忆中唤醒。可不是,黑压压的一群!“爹,娘,孩儿回来了!”木兰从翻身下马,扑向人群最前面那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