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七篇

乐进修 人气:1.95W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七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解析内容 说教材

《美丽的彩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0单元“雨”中的一首儿童诗歌。诗歌按彩虹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通过人物的对话,描绘了彩虹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彩虹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神往之情。全诗共有六个小节,第一小节描写了雨过天晴彩虹的出现。第二小节到第五小节用对话的形式描写了小朋友们看到彩虹的想象。最后一个小节描写彩虹的消失,“它回到了白云中间”。诗歌图文并茂,生动易懂。“彩虹”又是学生知道却不太了解,见过却又并不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所以,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研究主体 说学情

一年级的儿童对于彩虹,并不陌生,他们有的亲眼见过,有的从电视图画上看过。在他们心中彩虹是美好的,对彩虹充满了向往之情,这就为学好这课的情感基础。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爱想象,但识字量还不够,语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很弱,所以他激发想象发展思维、美文美读,丰富积累是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明确方向 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基于当前高效课堂的要求,我设计本课教学目标为: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并进行渗透性识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彩虹的美丽与神奇。

3、想象彩虹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四、发挥主导 说教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法”——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读悟法” —— 以读为本,读中促悟

“多元识字法”—— 随文识字 集中识字

五、突出主体 说学法

结合一年级儿童的特点紧扣本课目标,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

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 集中识字

游戏巩固法——游戏检测 强化巩固

感悟想象法——读中感悟,美读想象

六、师生互动 说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实现的,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课堂开始,我便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美丽的彩虹图片,美妙的音乐适当的解说,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彩虹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和向往之情,然后引导学生谈自己看彩虹后的感受,揭示课题、美读课题,充分调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积极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于是,紧接着我便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办法解决它。一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他们会看图识字、读拼音识字、结合上下文猜字等等,在短暂的时间里学生只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才能促进孩子更积极有效的识字。

2、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分小节进行汇报,通过老师和学生的评价,纠正个别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随文识字。

3、集中识字,游戏检测

集中识字我设计了三个步骤:一读带有音节的词语,二去掉音节再读词语、三认读单个的生字。这样设计从整体到部分再到局部,遵循了儿童的认知特点,第二环节后设置了小组赛读、考考你读词组,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组引导学生联系旧知丰富积累,第三环节的后面设计有攀登彩桥夺红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简单的游戏进行检测反馈。简单有效的游戏竞赛符合儿童天真、好玩、好动的天性,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激发了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了识字效率。考考你、比一比是

3、教师对字词中学习重点的强调、也是渗透性识字的一个基点,使识字更有层次性、针对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4、送字回文、读文巩固。让学生学会的生字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

(三)美读课文,放飞想象。

1、美读2、3小节,感受彩虹的神奇美丽。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自由读2、3小节勾画在丁丁冬冬眼中彩虹是什么,为什么丁丁冬冬这样说?抓住“彩虹是一座神奇的桥”“彩虹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老师展示的彩虹与桥、项链的图片比照,帮助学生理解彩虹形状、颜色、出现位置的美丽与神奇,指导学生读出彩虹的神奇与美丽。

在美读彩虹是一座神奇的桥后,问学生看到这座神奇的桥你想干什么,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想象,顺势引出丁丁想通过这座神奇的桥去干什么?让学生回到文本,读出丁丁的美好愿望,美读第二小节。

在美读冬冬说彩虹是一条美丽的项链时,顺势问学生这条美丽的项链你想给谁带上为什么,发散学生思维,引出冬冬想给仙女带上的美好愿望,指导学生读出冬冬的美好愿望,美读的三小节。 这样让学生以读促思,以悟促读,层层深入,自然而然的读出了彩虹的神奇与美丽。

2、放飞想象,仿写诗歌。

在二、三小节的学习之后,创设问题的情境:你觉得彩虹还像什么,你想用它干什么,仿照第二、三小节说一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想象的方法渗透在教学生成活动中,使学生在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更增长智慧,培养创造力,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在此处我做了一个弹性设计,如果学生会自己说,就让学生自己多说,如果学生想象有些困难,就出示一些和彩虹形状颜色相似的事物图片,启发学生想象,以突破学生此处学习的难点。

3、美读4、5小节,大胆提问。

这一环节作为简略学习部分,主要分男女生读小弟弟小妹妹的问题,看一看这两个小节哪个标点符号用得最多,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引导学生也向小弟弟小妹妹一样,问出自己对彩虹的疑问。通过学生喜欢的视屏——彩虹的自我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彩虹成型的基本知识,寻找问题的答案。接着,通过解决问题:是谁为彩虹画了七彩衣,谁有这样巨大的笔,让学生认识到这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突破教学难点。

(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课本上的内容是有限的,然而学习的空间确是无边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课本的学习走进更广阔的世界。因此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读儿童诗《彩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彩虹的认识,更把课内外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丰富学生的积累。

(五)指导书写生字。

同时,把生字的书写也融入了这节课中,让学生对要求掌握的生字做到不仅会认,而且会写。结合本课内容我创设彩虹姐姐送七色花的情境鼓励学生自己观察生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指导学生书写空、定、巨,把七色花送给字写得最好的孩子,激励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

(六)回顾全文 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彩虹,其实,我们可爱的大自然中像彩虹这样美丽神奇的现象还很多很多,比如我们的风霜雨雪,他们都有很多的秘密,只要孩子们留心观察,勤于思考,你就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美丽与神奇! 这样由彩虹这一自然想象引出生活中更多的自然现象,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日,与众同事们一起聆听了由北京光明小学特级教师武琼老师所执教的《挑山工》第一课时录像课,这次听课使自己感受颇深,受益颇多。现结合自己对新课表的学习、感悟与实践,对武老师的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浅见拙识。

一、重视朗读训练,激发阅读兴趣。朗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读感、提高理解、欣赏能力的重要方式,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让学生去毒、去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多度的机会。武老师这节课中就给学生创造了很多机会,如:开课自读全文,让学生初读、初思;细读挑山工所走路线,划出线路图;理解文字读,比较不同线路图是否尊重文本;想象画面读,把无声的文本,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选择方式读,给了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读后写感受,在读中受到思想的启迪。总之,武老师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积累,完成与教者、与学生、与作者的一次次对话,达到水到渠成的功效。

二、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中,既不能将抽象的方法硬性塞给学生,也不能让其“暗中摸索”,我认为武老师能够抓住训练机会,巧设思维情境,有机渗透学法指导,如:开课之初,用“工”的多角度组词;读课文与想象画面相结合;读后写感受的课堂笔记方法;回读原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等等,如清清泉水,自然而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滋润着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田,使他们在科学方的指导下享受读书的乐趣,这真是功到自然成。

三、细微之处,彰显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武老师这节课的始终,这在细微之处也可见得。略举几例:其一,武老师在板书课题时,强调“挑”字的竖弯钩的竖要长才好看,体现了课标中“……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的精神。其二,如果你是个细心人,你就会发现,武老师上课说的最多词就是“愿意”,如“你愿意怎么读?”“谁愿意把课文读出来?”“你愿意读那句就读那句”“谁还愿意……”等等,一个个“愿意”并非是语言的重复,足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正确的个性选择,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自觉自愿中学习,何乐而不为?若作为教学评价,不知是否恰当,就当作是一次学习,一次交流,学中品味、获得、发展、创新。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小学六年制语文第六册第十三课《翠鸟》。

〈二〉教材分析:

《翠鸟》是第六册第四组文的首篇精读课文,课文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翠鸟艳丽的羽毛、小巧玲珑的外形及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再写“我”在老鱼翁的启发下,体会到喜欢翠鸟应当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的念头,表达了对喜爱翠鸟的思想感情。教学本文,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

〈三〉课时安排:

本课准备分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生字,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自然段;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难点: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

二、说教学理念

〈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策略与学法

根据上述理念,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朗读法和引导探究法进行教学。一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一定的情境与文本,与同学、老师展开对话,加深理解和体验;二是关注学法指导,着重导读第一段,相机渗透学法,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精读探究、合作交流,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阅读能;三是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具准备:插图、教学课件)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读

1、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2、展示翠鸟图,引导观察,感受外形美。

3、图文对照,阅读感悟。

(1)读一读第一段课文中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

(2)想一想文中描写的翠鸟是什么样子的?

(3)说一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4)品一品文中那些词句用得好,好在哪里。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学法。

[通过电教媒体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加深感悟、理解;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注重过程指导和方法指导,既渗透了一般的方法指导,又体现了本课抓特点的方法指导,为下面的自读作好铺垫。]

〈二〉自读

〈1〉自读2—3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自学:

(1)自由读2—3自然段,划出描写翠鸟捉鱼动作的语句,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这些词句突出翠鸟的什么活动特点?那些词句用得准确、生动?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

(2)相机导引,学习佳句。

4、指导朗读。

[本教学环节通过学法迁移,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个体阅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充分地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自读4—5自然段。

1、默读4—5段内容,想一想,老鱼翁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的脸上有些发红”?

2、交流明理。

[本环节着重体现让学生在自主的读、思活动及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诵读

1、配乐,学生感情朗读全文。

[调动学生的情感和读书热情,体现学习内容的整体回归和情感价值观的整体提升。]

〈四〉作业

1、必做题:(1)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外形、捉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2)选你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

2、选做题:(1)自选课文中的一部分内容,如,“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用彩色笔画一幅画。

(2)搜集其它鸟类的资料,准备编辑手抄报。

[作业的设置既兼顾全体也关注个体。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并通过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共六个小节。主要讲述了狼为了能名正言顺地吃掉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天真善良的小羊不明白狼的凶恶并与狼据理力争,最终狡诈的狼不想再争辩向小羊扑过去的故事。这篇预言寄寓意于狼和小羊的对话中,我们在狼一次又一次的故意找碴儿,小羊一次又一次的与狼的据理力争中,逐步认识到: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的作斗争。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学段目标阅读要求,要让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初步学会默读课文等具体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狼和小羊的对话,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感受狼的凶恶、狡诈、不讲道理和小羊的天真、善良的形象;积累“看见、故意”等词语、

3.领会寓意“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的作斗争。”

基于二年级的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有感情的朗读和理解狼与小羊的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领会寓意“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的作斗争。”

二、说教法、学情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阅读教学建议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结合本篇课文及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我将在教学本课时采用

情境创设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法、启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我的教学,同时为了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乐于与人交际,我将自读、读中思考、读中讨论等确定为本节课的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倡导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理念的要求下,我将结合本地区的学生需求建设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因此,我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上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狼和小羊》这篇课文的兴趣,我将采 用师生语言描绘情境的办法,复习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狼和小羊》这篇童话故事的内容,谁能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为了避免学生在表述中与课文原意相差太大,在学生的自我表述之后还 特意安排了齐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学生都能回忆起《狼和小羊》这篇童话故 事的内容。在学生的齐读时板书呈现本课的课题,在教学中节省了一点时间。

(二)深入情境,精读课文

本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互动”这一评价建议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我将通过提出的问题启发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深入情境解决问题。

例如,在狼的第一次故意找碴儿前,先让学生想象:“当肚子饿得咕咕叫的狼,看见一只又肥又嫩的小羊在小溪边喝水,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他会做什么呢?”并引导学生找出狼找碴儿的话

通过指名读狼找碴儿的话,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从而更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每一次狼和小羊的对话中,通过自由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分角色表演读等不同的'朗读方式,丰富了学生的朗读,从而为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乐于与人交际,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奠定基础。

在狼与小羊的对话中,“读”贯穿始终。每一次朗读都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从而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实现的平台。随着读书的深入,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再现情境,总结延伸

让学生讨论总结 :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又是一只怎样的小羊?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狼的本来面目。最后的师生分角色复述课文,让学生更深切的领会本课的寓意“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的作斗争。”

拓展:为了让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让学生自行阅读《会摇尾巴的狼》这一故事。最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狼和小羊的结局究竟会怎样呢?会有哪些结果?是为了让学生乐于与人交际。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5

《惊弓之鸟》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赢不用搭箭,居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做出正确分析。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先讲述了更赢射大雁的经过和结果;接着讲述了更赢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因此可以按内容的不同把分成两个部分。也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三段来理解。教学中为了突出重难点,采用分两部分的方式比较合适。

第一部分是的前五自然段。首先便交代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接下来的四个自然段较为具体地讲到了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如文中所述,更赢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便断言他“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这种技艺非亲眼所见,谁人会信。难怪魏王会“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认为是自己听错了,但随之而来的情形便足以印证了令魏王难以置信的话。“更赢并不取箭,”这句话原本毋需用一个“并”字也能讲通,但通过一个“并”字,却很好地强调了“不取箭”的事实。但闻“嘣”的一声弦响,只见“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读文至此,我们定会拍案叫绝。

第二部分是的后四个自然段。这部分内容以更羸与魏王对话的形式出现,尤以更赢所揭示的不用搭箭能射下大雁的原因为重。前文中更羸只拉弓射雁的事实着实令魏王“大吃一惊”,由前面的“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两个怀疑到近乎不相信自己耳朵的问句到“啊! “真有这样的本事!”两个惊讶到近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的惊叹句便很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课文并未就此点明其中的道理,而是在魏王惊叹之余,写到了更羸令魏王觉得“更加奇怪”的一番话:“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只受过箭伤的鸟。”这里,我们应该注意更羸话前的提示词语“笑笑”两字可不简单,因为这笑中包含着更羸对眼前事实的最清晰的认识。然而这其中的玄机却是我们和魏王所不知道的。这话语连同这话语前不可思议的神情对刚亲眼目睹完让人不可想象的只弯弓取鸟场面的魏王来说,当然更是觉得奇上加奇了,不是吗?“你怎么知道的?”魏王的疑问也是我们读到这里的疑问,当把这些不可思议的疑问推向高潮的当口,让更羸用诸语道破天机,应当说是作者有意安置的精妙之笔。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第—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更赢由所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进——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所得出的结论。 倒装因果关系的句段组合是这篇课文在写作上突出的——个特点,小至更羸对大雁分析的句子,大至整篇课文的结构安排,不仅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也有力的突出了的中心内容。

本篇位于本册教材的第八组,在训练重点上由逐步“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训练进而训练学生“把一段话写清楚”。教学时,应抓住课文的重点段,首先在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上下功夫,再在此基础上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针对本册教材的具体情况,大纲要求教学中让学生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针对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和课文自身的训练重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的教学目标:思想教育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更羸能不用箭只拉弓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培养能力方面: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进行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基础知识训练方面: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能手”、“‘本事”、“大吃一惊”、“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练习复述课文:培养非智力因素方面:养成认真读文、勤观察、善思考的习惯。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更羸只需拉弓,不必取箭即可射下大雁的故事,反映他遇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而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的话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拟定为教学重点,而对于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准确的判断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学中将其作为难点来处理。

《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关系到培养读写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一种发展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双向”心理过程。首先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读一篇,先要让学生感知文字,从字词到句,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全篇,逐步读懂。发展性阅读的“双向”过程是安排阅读教学程序的重要依据。 结合《惊弓之鸟》一文的具体情况,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法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这样安排的:

在第一课时中,首先揭示课题,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个成语故事的大致内容,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通过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内容初步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记叙的内容,按老师的提示:射落大雁,道出原因,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二课时首先在第一课时揭示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意安排了揭示分析课题导入新课的环节。由故事演绎而来的“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课文对更羸善射的技艺集中体现在对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准确分析和推理上,以上这些不宜过早出现,因此适当地变换形式,以几个浅显的小问题切入,有利于学生渐入佳境。我是这样做的:在进一步揭示课题时,学生明确故事里的这只鸟是只怎样的鸟?以此唤起学生对大雁这种候鸟的生活习性的再认识,为下文讲更羸如何只拉弓射雁略作铺垫。故事里讲到了哪些人?主要讲谁?这一问题旨在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立足于了解的中心人物更赢的特点。在本节课新授伊始,提出这两个问题,即是对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的回顾,又能使学生在明确问题答案的基础上自然地将更羸与这只与众不同的大雁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学习设置一个寓有形于无意的思维环境。

在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时,我采用的是按顺序讲读的方法,抓重点词句理解更羸是怎样观察和怎样做的。首先让学生默读这五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什么?而“弄懂自然段的意思”是前一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让学生默读课文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在学生默读后,提出问题: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哪些内容?这一自然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交代了更羸是什么时候、什么国家、什么身份的人。在让学生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时,我引导学生从理解“能手”到理解“射箭能手”,再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能手”是说有着某种专长而社会地位一般的人,“射箭能手”是说射箭的技艺不同一般且仅此而已,加上“有名”两字可看出更羸善射已是家喻户晓,以至下文说到魏王要他陪自己打猎,这样一步步地获得明确的概念,有助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各讲些什么呢?让学生分清句子的意思,重点理解第二句,提出“这只大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的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一只”、“慢慢”等词语认识事物的表象。大雁喜群飞而徙,“一只”说明它掉队了或是有其它意外情况。“慢慢”是说飞得慢而吃力。在学生了解了大雁的特殊之处后,让学生相机体会三个句子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先讲“去打猎”,再讲“雁飞来”,后讲“指雁说”,这几个意思是一步一步讲的,能看到现象已是不易,看到就说理见自信。再通过指名朗读加深对句意的认识,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重点读好上面提到的一些词语。

对三、四自然段的学习先指名朗读,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魏王说话的语气,通过对“信不过自己的耳朵”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更羸对魏王所说的话让人感到奇怪。因为这是从来也未曾听说过的。“你有这样的本事?”让学生体会魏王言语中对更赢有神奇般的本领感到极其怀疑。在学生对魏王的这种情况有了更深的理解后,再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来朗读,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结合指导朗读,要学生注意其中标点符号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这样表达。

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也只有一个句子,先让学生读一读,看这一个句子中讲了几层意思,引导学生从前后联系中发现其中的两层意思:弦响、雁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这一自然段中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我是这样安排的,引导学生思考:“更羸并不取箭”这句话中不用“并”也能讲通顺,现在用上“并”起了什么作用?让学生领会作者用“并”是加强语气,强调更赢不取箭只拉弓就射下大雁,从容自若,成竹在胸。而后出示字幕:“……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用红笔在其中两个“直”上加点,让学生理解这两个“直”在不同的句子里,有着不同的意思。“直往上飞”是说大雁听到弦响一个劲儿往上飞,飞得急;“直掉下来”是说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这样,教师在学生还理解不深的关键词语上,画龙点睛地做些指点,启发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懂得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通过揣摩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在此节有更深入的体会后,让学生通过加重关键词语气的朗读来更好地体验这种感受。在学生朗读后,出示能直观反映这段内容的课文插图的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更赢的动作,更赢和魏王的不同神态。采用这种直观的电教手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要求学生轻声读全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旨在让学生在分析自然段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概括段意,这也体现着大纲的要求。

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时,我采用抓重点段辅以练习,讲练结合的方法。安排几组练习突破重、难点,理解更羸是怎样分析推理的。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这部分课文,思考这四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你认为哪一段是重要的?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更赢所说的原因,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而且对话人的表情较为丰富,因此在初步感知内容后,要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注意把魏王“大吃一惊”的句子与第一部分中对更赢的话表示怀疑的句子作比较,“以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进而体会更赢的话感到“更加奇怪”的原因,理解更羸“笑笑”的意思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全在他的意料之中,在逐步对内容有更深理解的同时,再用感情朗读来表达,并加以评议,从而沟通了从认识到理解的桥梁,也为更好地揭示中心段落打下基础。

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这一自然段内容的投影字幕,指名朗读这段话,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各写了什么?在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要学生判断这其中那些是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联系前文中“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想一想,句中只有一个“鸣”,更羸怎么知道它的声音很悲惨?引导学生结合大雁的生活习性进而体会出更赢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第一句讲他看到和听到的现象,第二句还是说现象吗?‘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在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对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部分,先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意思理解“愈合”和生孤单失群”的意思,还要让学生注意到这两个并列关系句式的句子结构,因为这一句是对前一句现象的分析,侧重交代的则是原因,于是在这里,我还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用这种句式来说一说强调原话,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可出示字幕投影片)“大雁飞得慢,因( );叫得悲惨,因为( ),”让学生当堂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哪些是观察到的,哪些是经过分析得出的,认识到任何分析、推测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深入理解这两句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更赢根据看到的、听到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的判断。然后重点讨论:更羸又是怎样进一步分析的呢?仍出示训练题目:“大雁拼命往高处飞,因( )掉了下来,因为( )。”使学生能模仿前面学过的句式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两组相同的关联词“一……就……”结合更羸前面的分析,即可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不用箭只拉弓便可使大雁掉下来这一严密的推理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分析推理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这样,把能力的训练落在了实处。最后要求学生在齐读后概括课文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至此,本课时的板书已经形成,板书的内容正体现着更羸从观察到分析、推理和实际情况的全过程。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要求学生根据板书来说一说更羸是怎么知道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在这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因为“……”的句式说出: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雁,是因为大雁受过箭伤。通过这个说话练习,既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又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的思维训练,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总结全文时,先让学生朗读全文,想一想前一部分写了什么?后一部分写了什么?作为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总体回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揭示“惊弓之乌”这个成语的意思,并通过举例来说明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此处,还可让学生思考:如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分段,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最后,让学生练习复述这个成语故事。作业是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针对这则成语故事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课后练习的要求,在新授课后我布置学生在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练习复述课文内容,这里提醒学生注意复述与背诵的区别,引导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用讲故事的语气进行复述。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惊弓之鸟》一文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更羸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准确分析、严密推理到情况的落实,从中可以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附板书设计:

28.惊弓之鸟

慢慢飞来 受过箭伤还在作痛 一声弦响 嘣的一声

拼命高飞 直往上飞

一只大雁 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伤口裂开 拍两下翅膀

边飞边鸣 掉了下来 直掉下来

(观察) (分析) (推理) (实情)

5 O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荷叶圆圆,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理念、学生特征、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评价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感言,九个方面谈一谈本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语言活泼清新,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特别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文中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可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安排,则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能准确读出生字并认清字形;

2.会写是、朵等6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提出不认识的生字,进一步掌握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提问、引导、交流、反馈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能够用摩仿、创编的方法来表演,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情境美,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是,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情境美,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意识。

三、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我既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还是课程资源与课堂学生的链接者。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链接着课程资源与学生,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孩子们与课堂资源产生互动,维持40分钟的学习热情,成为学生的真正主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优质资源,高效利用,才能够充分享受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带给我们的无限精彩!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思想定位在"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的层面,以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为辅助教学的基本环境,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努力创造学习情境,营造"课程资源教者学生"的三维教学空间。本课教法采用创设游戏情境,进行识字教学,采用情感导读,体会小精灵快乐的心情,让情感诵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课学法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策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识字,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情感,通过合作表演来训练语感,力求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成统一。

四、 说学生特征

我执教的班级有43人,都是农村孩子,他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歌,荷花绽开了笑脸,小伙伴们在小河里捉鱼摸虾,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学生识字兴趣比较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学生摩仿能力较强,能够根据要求或一定的情境性表演。但是,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赞许。另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还不够规范,为了使他们正确运用理解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准备。

五、说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属于多媒体环境,我充分的运用了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因此我准备了荷叶圆圆课件,还准备了生字卡片、图片和头饰。下面我较为细致地说说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由六个环节组成:(一)谜语导入、初读课文;(二)设置情境、识字写字;(三)看图读文、品味欣赏;(四)编台词、演一演;(五)课堂拓展、诗画欣赏;(六)小小练习、快乐完成。

(一)谜语导入、初读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良好学习的开端,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我班学生喜欢猜谜语,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采用让学生边欣赏荷叶图边猜谜语的方式引入课。上课伊始,我先出示资源: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让学生猜谜语,欣赏荷叶。再说一说荷叶的样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荷叶圆圆,然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美丽的池塘里有哪些可爱的小精灵呢?播放情感诵读,孩子们小声朗读。从而完成初读课文,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用谜语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优美的情境,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设置情境、识字写字。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我创设了青蛙宝宝学生字的情境,用简单有趣的游戏,把整个识字过程串联起来,符合儿童心理特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感受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游戏①和生字娃娃打招呼,比一比,看谁认识的生字多。让会认的小朋友讲讲,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生字的?给这些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帮助其他的小朋友来识字。

游戏②捉迷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找出来,作上记号,把生字多读几遍。游戏③加上动作来识字,如我分别出示摇、蹲的生字卡片,学生边读边迅速做出这个字表示的动作。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加深了对生字意思的理解。写字指导,由课件演示笔顺,清楚规范。写字时播放舒缓音乐,孩子易于接受,也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识字环节,以青蛙宝宝学生字为引子,把整个识字过程串联起来,将生字的学习过程放置到,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淀,历经读准字音,分辨字形,尝试运用的认知过程,还识字教学为生动可亲。青蛙宝宝学会了生字,到荷塘里找他的朋友去了,朋友们在做什么呢?

(三)看图读文、品味欣赏

进入教学第三个环节,看图读文、品味欣赏,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孩子们学习小水珠的段落,出示课件(小水珠段落),听朗读、自由读,自由发表意见,小水珠说什么了?小水珠为什么说荷叶是他的摇篮呢?小水珠躺在摇篮里心情怎样?好,我们来演示学着小水珠的样子。我来描述:一阵风吹来,荷叶晃到左边来,晃到右边去,小水珠在里边滚过来滚过去,小水珠舒服吗?好玩吗?请你们把心中的高兴读出来。然后总结出学习小水珠段落的方法。读文、提问、交流、演示、再读文。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分别学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段落。孩子们在小组内读给大家听,帮同学纠错,相互提问、讨论交流,学习汇报时,老师加强情感诵读指导,让孩子们在读中,体会小精灵们快乐的心情,顺势完成词、句训练,用"透明"说一句话,给小青蛙的歌编上歌词唱一唱。这个设计既是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训练,也是在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还是针对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的心理特征,做的一个转移。比较一朵与一朵朵,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孩子们想象"美丽的荷叶还是哪些小精灵的什么呢?"孩子们会想到很多很多,如"荷叶是小蝌蚪的家园。""荷叶是小虾的雨伞。""荷叶是小朋友的遮阳伞。"让孩子们想象飞起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潜能。先扶后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教材资源、课堂生成资源、多媒体资源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自主学习、自主交流、合作探究,体现了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的新课程理念。荷叶带给大家这么多的快乐,我们来演一演。

(四)编台词、演一演

进入教学第四个环节,编台词,演一演。表演之前让孩子们美读课文,再对照板书背诵课文,课件出示情感诵读,孩子们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评一评朗读小能手,让文本意义和作者情感,在朗读中自发建构起来,为后面的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接着让孩子们编台词,一组编一段,推荐一名上台表演。快乐的表演开始了,播放音乐,老师旁白:荷叶圆圆,荷塘里长满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大伙儿都喜欢荷叶。你们看,亮晶晶的小水珠来玩耍啦,小蜻蜓也迫不及待地飞来了,四个小朋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演一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交流合作,从而在锻炼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课堂拓展、诗画欣赏

荷叶真美啊!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画吧,播放诗画欣赏"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图精美典雅,写荷诗隽永幽芳,在不经意中对孩子们进行了美的启迪。

(六)小小练习、快乐完成

欣赏了美丽的图画,小朋友们该做作业啦,(课件出示)作业,词语练习、句子练习,作业量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习效果。小小练习由(课件出示),既能吸引学生,又能及时地订正答案。

(七)、说评价设计

对于本课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评价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评价学生的情感目标,是否实现收集反馈信息,采取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认知目标是否实现重视形成性评价,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从正面加以引导。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将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简洁、美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还有助于学生的背诵。

(九)说教学感言

这堂课趣味性强、活动性强,充分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通过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熟读能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若有学生读不好的时候,会再给他们机会,进行指导,让他们自信地坐下。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我和孩子们共同渡过了一个美丽、清凉的夏日。我的说课完毕,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本组教材围绕“多彩的春天”编排了一系列描写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美景图文,描写了春天的人、景、事,并针对春天的话题对孩子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柳树醒了》这篇课文既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诗歌描写了春雷把柳树叫醒(图)、春雨给柳树洗澡(图)、春风为柳树梳头(图)、春燕和柳树做游戏(图)、小朋友陪伴柳树一起玩耍(图)的情景。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想象丰富合理,弥漫着逗人的童趣,有利于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能背诵课文,学习用优美的诗句来描绘春天的美。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欣赏大自然的美和热爱大自然。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学习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解与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情境创设、情感朗读、合作表演、直观感受、文本扩展”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也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语言是零碎的、不规范的,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语言。因此,我和孩子们选用了“情景入---自主读---合作演---自我悟---交流说---课后展”的学习方法,使孩子们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能培养熟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四、说教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激趣入情、初读悟情、细读融情、咏春抒情等教学环节。

(一)、激趣入情

读童诗,有它自身的特点,用音乐和画面唤起想象,能把孩子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使他们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起关于所读童诗的具体形象。新课伊始,我采用舒缓优美的语言引入:孩子们,寒冬还未退去,春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展示春天美景的风景短片,配有优美的音乐和风声、雷声、雨声、溪流声以及小鸟的欢叫声)你看,春天像一幅七彩的画,春天像一首无言的诗,春天像一曲悠扬的歌,春天像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你们愿意跟随老师一起用眼去欣赏春天,用耳去倾听春天,用心去感悟春天吗?接着,我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春天来了,周围的事物都有些什么变化呀?你觉得春天美吗?美在哪儿呀?在孩子们踊跃的交流中,春的气息悄然散发开来,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也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

(二)初读悟情

初读课文时,我采用动画配乐朗读,让孩子们整体感知课文,这样,使孩子们在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中,多一份对春天美景的感悟,多一份对“柳树醒了”诗意的感怀。孩子们一边听配乐读文,一边思考: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柳树在春天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初步感悟柳树从寒冬苏醒过来后充满生机的美。

(三)学习生字

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包括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基本字义,还可以利用熟字加熟字的方式来记忆生子,还可以进行课外识字,比如说商店的名字、街上的横幅、看动画片里的字等等,特别是动画片,学生很感兴趣,就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点,让学生识字。教授方法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识字,一年级的小朋友就要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五、说板书设计和课件

板书设计用简单的文字,便令5小节的内容和主题显现出来,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