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模板锦集十篇

乐进修 人气:2.55W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说课稿模板锦集十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弟子规》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经典读物。它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礼物,它短小精悍,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它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以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我们师生。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诵读过程中,思想,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弟子规——谨是自编教材《弟子规》的第三部分。这部分内容告诉孩子们要注重生活的细节,从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养成做事不急不躁、沉沉稳稳的性格,长大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踏实而稳健。

二、说设计理念:

让孩子走近《弟子规》,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弟子规》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这样,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离,使遥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把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思想智慧内化为一种品质,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说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并能背诵所学的内容。

2、了解所学内容的意思,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

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经文,感悟经文内涵。

难点:背诵所学的内容,并能根据所学的指导自己的行为。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要采用多种方法诵读经文,演绎经文,领悟经文的内涵,教学要紧扣语言文字,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解读小故事,使学生的情感提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把学《弟子规》与学做人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如何去做人处事,整堂课实现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的优化组合,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本节课通过“事实(故事)导入——明意——结合实际谈体会——把所学内容向师生汇报”,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我们学习弟子规谨有一段时间了,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指名回答),在生活中你做到了哪些?看来同学们学到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板书:谨)

设计意图:1、复习以前学过的部分内容。2、检查学生有没有学以致用。3、自然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学习第一组句子: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

(一)学习:缓揭帘,勿有声。

1、(出示门帘图片)问:这是什么?你在哪见过门帘?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在进门出门时是怎样掀开门帘的?

2、到底怎样掀开门帘才是有修养的行为呢?古人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课件出示:缓揭帘,勿有声。

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学生齐读,指名读。

指导学生读出节奏:缓∕揭帘,勿∕有声

4、自主探究:句中的“缓”和“揭”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5、结合你每天掀门帘的经验,探讨一下:为什么古人要求孩子要“缓揭帘,不要发出声响”呢?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6、这话很有道理,我们就要记住,把它背下来。(齐背,指背。)

7、根据句中“小心用物,不发声响”的涵义,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上课时,小刚开文具盒拿笔,发出噼哩啪啦的声响。

B、小明在家拉窗帘时,动作总是很轻柔。

C、王叔叔开出租车,他半夜回来从不乱按喇叭,进入楼道拿钥匙开门也是轻手轻脚。

D、小丽在家玩玩具时,弄得乒乓乱响.

E、小兰打扫卫生,挪动桌椅时,在地上拉,发出吱吱的叫

声。

8、实际演练:同桌间进行搬椅子比赛,把椅子搬出去再放回原位,不发出声响者获胜。

9、小结:我们无论在学校,在家里,在任何场所,言语动作都要放轻放缓,要沉稳,不可急躁、粗鲁,更不能妨碍别人。(板书:沉稳)

(二)学习:宽转弯,勿触棱 。

1、出示“棱”字,让学生认读。用手摸摸桌子上的棱,问:教室、走廊哪里还有“棱”?出示“触棱”,问:什么叫“触棱”?你有过“触棱”的经历吗?结果怎样?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要碰到棱角上。出示“勿触棱”。

2 、探究“宽”的意思:我们发现,一般都是在转弯时容易“触棱”,那么怎样转弯才不会撞到棱角上呢?

出示:宽转弯,勿触棱。

3、指导朗读,并背诵下来。

4、引申到人:这句话也有引申的意思。不仅是“物”有棱角,人也有棱角。如脾气暴躁,爱与人发生争执的人,就是有棱角的人,我们不要跟他起冲突就是“勿触棱”。说话委婉一点,让他几分,对人要“宽转弯”宽以待人,不要跟人家结怨。不揭人家的痛处和隐私也是“勿触棱”。这是我们应懂的道理。

(三)根据图片引出第一组的全部句子。

1、看第一、二幅图,说说这分别是根据哪句话配的图片?

出示第一组全部句子: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

2、齐读,男女对读,加上动作读,尝试背诵。

3、总结:做事情既不要妨碍别人,也不要伤害自己。要处处小心(板书:小心)、注意的话,有很多灾祸都是可以避免的。

三、学习第二组句子: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一)学习:执虚器,如执盈。

1、师生表演小品:

吃完晚饭后,小刚说:“妈妈,我来帮你收拾桌子。”他拿起一个空盘子,没走几步就掉到地上摔得粉碎。妈妈说:“你做事怎么毛手毛脚,以后拿空盘子也要像拿着装满东西的盘子一样,才不会打破。”

2、讨论交流:小刚的妈妈说的话有什么道理呢?

3、拿空的器具会大意,不在乎。所以要“执虚器,如执盈。”(出示)

4、根据刚才的表演,同桌探究“执”“虚”“盈”的词意及这句话的意思。

5、朗读句子,背诵句子。

6、实际演练:两人一人拿空杯,一人拿水杯,判断示范者拿的是空杯还是装满水的杯子。

7、取物练习:师讲解并示范用手拿住碗、盘、杯不脱落的方法。

根据学生汇报的进行学习

8、小结:不仅是拿空的器具要小心专注,拿一些昂贵的物品更要小心谨慎。如数码相机、手机、mp3等等。(板书:专注)

(二)学习:入虚室,如有人。

1、出示原文:入虚室,如有人。指读,齐读。

2、小组合作探究:刚才我们了解了“虚器”,那什么是“虚室”?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3、案例分析:

小军去邻居家借书,屋里没人,小军就自己动手翻找起来。 讨论交流:小军做得对吗?为什么?

4、故事欣赏:《拾金不昧的年轻人》。(板书:慎重)

(三)根据图片引出第二组句子。

1、分别出示第三幅和第四幅图片,观察这分别是为哪个句子配的图画? 出示第二组全部句子: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2、男女对读,做动作读,小组比赛读,尝试背诵。

3、小结:这组句子告诉我们从小要养成细心,专注的行为习惯,对待自己要谨慎,才能防范过失的发生。

四、吟诵经文,背诵经文。

1、出示全文: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2、熟练诵读:拍手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

3、背诵练习:带动作背,加上曲调吟唱等。

4、展示背诵成果。

五、全文总结:

我们把今天要学的内容学完了,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或者你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指名学生说)

师指板书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细节,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做到——沉稳,小心,专注,谨慎。(生齐读)让我们把今天所学落实到行动之中吧!

板书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分类》。

一、说教材

《分类》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较少的相关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进行分类,最后能够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材是以文具店的情境图导入,但我认为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很少具有去文具店购买文具的相关生活经验,所以对于文具店这一情境并不熟悉,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

于是,我根据小朋友非常喜欢跟大人逛超市的心理,让学生跟随老师的镜头一起逛本地的大型超市——同心超市,创设情境导入,并在这个情境主线的贯穿之下,开展由浅入深的分类操作活动,由观察、讨论方法,到能够按照单一标准分类,最后发现物品能够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活动中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主动性,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学会分类,掌握分类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

基于以上的设计思路,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或实物图片,能够选择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掌握分类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分类摆放物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难点在于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分类。

二、说教法、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法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本节课我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与合作,在交流中学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操作与讨论交流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分数。

课前谈话:“小朋友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呀?”小手举个不停,“去公园”,“看动画片”、“逛超市”……一个个稚嫩的回答从孩子们口中急切地蹦出来。

“老师也喜欢逛超市,今天老师邀请你们一起去逛超市,好吗?”接着播放同心超市的录象画面,本来坐得很端正的孩子一下子兴奋起来,他们兴高采烈地观看着,交流着,我微笑地看着他们,享受他们体验、交流的快乐。

观看完后,我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洗洁净是怎么摆放的?这样摆放你觉得怎么样?”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看到的及感受到的和大家进行交流。最后我揭示课题: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方便找寻,就要把它们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物品分类。

(二)探索新知,探究分类方法

1、在刚才的讨论交流中体验到生活中需要分类,教师适时出示课件。

(一个房间里到处凌乱不堪的物品,有衣服、文具、杯子、玩具等)

教师简单介绍课件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房间的物品需要进行分类整理,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派代表上展示台操作课件,进行分类整理。随着学生的操作,房间里各类凌乱的物品都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紧接着教师提出疑问:“你对这样的整理结果满意吗?”马上有眼尖的学生发现衣物混在一起,还可以进行细分,上衣与裤子应该分开摆放。

2、实验操作。(细分)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五组物品:铅笔、玩具、茶杯、衣服、鞋子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实物的第一次分类。小组讨论热烈进行着,学生与同伴们交流着,操作着,对同一类物品进行第一次试分类。

分好后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投影台展示自己组整理分类的结果以及分类的方法,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互相评价。

师:你觉得他们组分的怎么样,为什么?

(2)师:桌面上的物品经过小朋友们灵巧的双手整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寻找,真不错!请大家再想一想,你们手上的东西除了可以像现在这样分,还可以怎么分呢?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动手开始进行第二次不同标准的分类。

在讨论中,每组学生多找到了好几种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讨论越来越热烈,教室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都为自己能不断有心得发现而兴高采烈,兴奋不己。

接下来,教师还是请小组派代表上展示台汇报方法,并相互评价。学生们在小组互评中得到启发,又对物品进行重新分类,大大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最后教师进行鼓励性、总结性评介。

3、教师小结:看,刚才又脏又乱的房间现在变的多整洁多美观啊!主人回来一定会感谢你的,为自己感到骄傲吧!希望你们以后可不要像房间主人一样,要做一个爱干净、会整理的能干的好孩子哦!

(三)实践应用,延伸知识

师:同心超市的果蔬专柜里又进了一批新鲜蔬菜和水果,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摆放,好吗?

展示模拟货架,每个小组分发一袋蔬菜、水果图片,请学生以组为单位把手中的图片进行分类摆放,贴到对应的货架里,最后同学间互相评价,活动结束。

本节课,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按单一标准、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体验到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我们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3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教法建议

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 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

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教具: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

二、新课教学

1. 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67页实验进行教学.

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

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5-2-1,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通过转动纸板f和改变入射角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线是在法线的两侧还是在法线同侧?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说课稿 篇4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统计图表,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通过计算了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增加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由于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图片、资料等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初步掌握搜集各国家资料的方法,通过交流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尊重各国家风俗习惯的良好情感。

3、通过阅读地理图表,分析数据,了解亚洲各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4、通过对亚洲人文地理环境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理解由于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所以文化、经济也有很大不同,对各区域间的差异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结构分析

就一个区域而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发生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区域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特点,大都有这个区域自然环境的烙印。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割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反这二者之间的联系才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就本节而言,教科书划分为“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三个部分,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的差异。第一部分着重讲述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差异,后两部分重点体现了亚洲内部的差异。紧紧抓住“差异”这条主线才能将本节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此外,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地理图表和数据,这也是人文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总结规律的能力。

内容点析

1、人口众多是亚洲的一个显著的人文特点,所以将人口问题作为人文环境的'开始。图6.13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可以和上一节的图6.3进行对比。这两幅图都是统计图,图6.3是堆积图,不但清楚地表示出了各数据项的排序,还形象地表示出了各数据项的数值;图6.13是一幅扇型百分比统计图,虽然没有数据项的数值,但可以形象地表示出各数据项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这两种统计图在地理学中都是常用的。

2、研究人口的另一重点是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在上册书中对于这一专题已经有所论述,在本册教材中是进一步加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教材中没有过多地出现形象化的资料,而是用联系框图的形式加深学生的认识。其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两只手”和“一张口”的关系,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只有处理好这两者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才能顺利的发展和进步。

3、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文化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文字、语言、史记、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中所讨论的大都是学生容易理解的文化,如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等。文化的形成有着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同时各民族的文化又处在不断的交汇和融合之中。

4、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将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位于温带的南部、亚热带和热带的北部,也就是既没有过于寒冷的地区,也没有过于炎热的地区;从降水来看没有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也没有极度湿润的雨林地区;从地形来看都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而且土壤肥沃。这一切都是巧合吗?不,这说明人类的文明同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5、图6.17主要是为了配合活动1填写表格,仍然强调的是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6、关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内容相当丰富。应鼓励学生独立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对资料加以总结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对于这样的活动并不重视,更多是流于形式,然而这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时机。地理事物浩如烟海,光靠记忆能够背下来多少?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到哪里去寻找地理资料,如何看懂地理资料,如何从资料中提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并把成果展现出来。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媒体(如网络查询),并将成果制作成网页或计算机演示文稿。对于条件有限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室)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图书检索技能。

7、不同的国家由于自然、历史、社会条件的不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大不相同。图6.18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也是不同的。新加坡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从转口贸易发展起步,到大量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再到金融业和旅游业。近年来随着科教事业的发展,新加坡已经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高科技产业中心。韩国也是从20世纪60年代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转向70年代初的重化学工业化,再发展到80年代的“技术立国”战略。沙特阿拉伯虽然国民生产总值不低,但其主要经济来源于石油出口,国内的其他工业部门并不发达。

8、第一产业即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产业部门。各洲、各国的农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农业人口比重低,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比重高。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二产业的地位普遍上升,一般占就业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30%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尤其是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以来,世界第三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贸易、金融业、旅游业等在经济发达国家的比重已经很大,在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迅速增加。

教学建议

本节是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与上一节一样应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一方面认识亚洲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学会对某一区域人文环境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课时。

【新课引入】

1、复习引入。提问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转折过渡“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亚洲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2、搜集亚洲不同民族的服饰(事物或照片),根据第一节所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的特征,请同学们猜一猜穿着这些服饰的民族分别分布在亚洲的哪个区域。以单衣、薄裙为主要服饰的人们,应居住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热带地区;以白色织物裹盖全身的人们,应分布于太阳辐射极为强烈的西亚地区;以各式长袍为主要服饰的人们,应分布在气温年较差较大的内陆地区(上身袖管穿脱方便);以皮衣皮靴为主要服饰的人们,应分布在寒冷的亚洲北部。用这样一个“猜猜看”引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切入了本节课的主题──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口最多的大洲】

1、学生在上册教材中已经学习过人口问题的一些基本知识,在社会上通过人口宣传也有所接触,所以可以从提问引入。问题可以从学生身边开始:我国刚刚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在这次人口普查中我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也可以从一些基本概念入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关系呢?人口密度是怎么回事?或者从人口分布的密集区开始:还记得世界上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特别稠密?再由这些问题引入本小节的学习。

2、人口数字每年都会有变动,所以不必要求学生记背,但应通过读图理解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3、从图6.14中找出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哪些位于亚洲,进一步说明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国家人口为什么多?组织讨论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地理图表也可以是文字,同时应提示学生可以从气候、地形、历史、经济等角度去分析。

4、读图6.15完成活动1。前两项活动比较简单,按人口数的排序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排序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第(3)项活动的计算比较复杂,首先用20xx年的世界总人口数60.55亿,乘以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1.3%,所得0.79亿为20xx年世界的净增人口数。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20xx年亚洲净增人口数为0.52亿。再用0.52除以0.79,所得0.66乘以100人,得66人,也就是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66人在亚洲。

5、为了总结以上活动可以提问学生,“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说明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吗?”提示学生计算亚洲的平均人口密度。

6、“人口众多”会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可以在带领学生进行活动2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组织学生阅读材料“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完成联系框图的填充,正确答案如下:

在填充完成的同时,应让学生结合所给材料说明,结构图中各个箭头所代表的含义。同时应提出思考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提示学生根本问题是人口的过快增长,解决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依靠科学技术等。最后鼓励学生自己绘制出良性循环的结构图。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多样的地域文化】

1、文化的概念过于复杂,不必介绍给学生,可列举一些简单的文化现象即可。本小节的重点是这些文化现象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读图6.17完成活动1。这个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完成,将全班学生分为六组,一组完成一个。不仅仅是简单地填出标号,而应要求学生解释自然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这些文化现象的。

(1)日本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地震,所以日本的建筑有很多防震设计。

(2)从亚洲地形图中可以看出,也门位于丘陵地带,所以也门的住房大都依山而建,农田也基本上是梯田。

(3)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为了防潮,他们的房屋是高脚屋。由于过的是聚居生活,所以他们的房屋很长,可达200米。

(4)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终年湿热,河网密布,所以这里的居民出门乘船,以捕鱼为生。

(5)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之一,为了御寒他们身着毛皮服装,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为建造木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终年的积雪使雪橇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6)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的袍子,以便散热。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人们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他们身居帐篷。

总结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文化现象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紧密关系。

3、活动2可以采取如下的形式,在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扮演亚洲不同民族的代表,介绍本民族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独特的风俗习惯。也可以用游戏的形式,一个组介绍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其他组猜猜这个民族分布在亚洲的什么地方。总之,应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经济发展差异】

1、读图6.18完成活动1。这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亚洲各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图中所示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有日本、新加坡和以色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500美元的有蒙古、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和越南。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约是尼泊尔的154倍。由此可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够反映出亚洲各国的经济差距是巨大的。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图中所给出的14个亚洲国家中排第9位,处于中等偏下的地位。

2、关于各国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教材中只对典型国家作了分析。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材料,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说明各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各国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环境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

3、读图6.19完成活动2。图6.19是一幅具有三轴坐标系的统计图表,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中的三个问题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的。日本(A)可以说是一个范例,既给了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也给了具体的数据,指导学生通过日本的数据认识这个坐标系。韩国和印度是读图填数据:韩国的大致比例为第一产业5%,第二产业44%,第三产业51%;印度比例大致为第一产业28%,第二产业26%,第三产业46%;泰国和缅甸是读数据填图,难度最大。最后根据表6.1中数据进行分析,总的来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越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低的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越大。也就是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惟一标准,国家的产业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说课稿 篇5

一、 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纸船》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诗两首》,这是一首冰心写的诗。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表现人间亲情。学习的重点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训练朗读和圈点勾画重点词句。

冰心的《纸船》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爱,可以由让学生在朗读、感悟、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母爱的认识,培养与家人的亲情,同时通过对诗歌特点的认识,让学生学习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情。基于《诗两首》中第一首诗歌的学习,学生对母爱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根据以上要求和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2、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理解诗的内容、主题和主要表现手法;

(2)领悟母爱,体验人间亲情,感受美的熏陶。

3、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主题,品味诗中的情感。

4、 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是借助具体形象来抒发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地表达训练。

二、 说教法

初一学生大多爱表现自己,发言积极,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充分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接受新事物敏感的特点,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诱导他们学习。利用这一点可更好的调整课堂的气氛。初一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情境渲染,走近诗境;朗读练习,感知诗情;体会意象,体验诗情;拓展延伸,深化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品析诗歌的方法,进一步感受亲情。

三、 说学法

1、读中悟,悟中读,逐步加深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认识。

2、学生合作、探究诗的语言及写法上的特点。

3、在了解本诗借物抒情的写作特征后,真情流露,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短小的诗歌。

四、 说教学过程

(一) 情境渲染,走近诗境

先来考考学生:一次全球性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一词当选为世界上最美的英文单词。你知道是哪一词吗?(mother)

师:当你每天沐浴着母爱的光辉,当你每天领受着母爱的恩泽,有没有想过为母亲做点什么呢?

等学生回答好,放轻柔音乐,教师抒情地描述:

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在上世纪20年代,一位著名作家,她漂洋过海,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思念自己的母亲。一天,她竟然因思念母亲而小病于舟中。当晚,她梦见了自己至爱的母亲,来到了她的床头,手里端着药杯,伸手摸她的额头。第二天,她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

这位作家就是被称为“感动了整个中国的”、“最具爱心、夜一般温柔的”作家——冰心!也就是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中,冰心写下了一篇含义隽永感人至深的优美短诗——《纸船》!(幻灯片显示课题)

(初一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先设计问题来考考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是先让学生明白母爱的伟大之处,以及用心体会这种神圣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之后由音乐伴奏教师描述,带学生进入一个诗意的境界,试图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

(二) 朗读练习,感知诗情

1、我国是个诗歌的国度,我们今天学习诗歌一个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朗读。组织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个别学生朗读,再由学生点评。在朗读中谈体会,同时注重对朗读时停顿、节奏、重音、情感等方法上的指导。

如:“一只一只”:说明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从而表现对母亲的思念之深。

“不灰心、每天的叠着”:表明思念和爱的执着。

“含泪、悲哀”:表现思念深切之至。

利用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做到正确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3、请一朗读能力好的学生做示范朗读。(配乐钢琴曲《眼泪》)

你认为哪句最能体现诗人要表现的情感?

把握诗歌总体基调: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4、齐读。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体味母爱。之后学生点评教师点拨,使朗读与原有的形成比较,更好的把握朗读的要点,读出感情。这首诗很短,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学生可以感知诗歌要抒发的对母亲的感情。)

(三) 体会意象,体验诗情

1、课文用一个什么意象来表达感情?再读全诗,围绕中心意象各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诗歌每个小节的主要情节。(叠纸船 放纸船 梦纸船 )

2、同学们,朗读中,我们感悟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爱,那么诗人是如何通过纸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四人小组讨论下面问题)

(1)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2)诗人为什么要借纸船这一意象呢?

(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情感,因为诗人漂泊在太平洋上,无法与母亲互通音信,而船又是负载东西、运送物品的,所以诗人借助纸船,仿佛可以载着自己对母亲的爱、眷恋和思念,回到母亲身边一般,这样就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创造性。借纸船来抒情写出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借纸船抒情适合于大海上这一特定的环境特点。纸船又富有童稚气,适合于表达女子的心态。以此让学生了解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

(四) 拓展延伸,深化体验

结合课本注释一了解冰心代表作。

冰心创作风格被文坛称为“爱的哲学”,它的三个支柱——母亲、童心和自然,这可以在《繁星》、《春水》的导读中得到印证。

请读《繁星·春水》中的两首小诗:

用幻灯片出示:

春水

一○五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繁星

一五九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成效在不小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善于通过一些无形的线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本诗短小,在理解其内容和主题之后,为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我拓展了冰心的《繁星》、《春水》有关知识,促使学生对爱的更深一层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感受亲情

同学们,诗是清晨嫩叶上晶莹的露珠,是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泉,是放飞想象的青春翅膀,我们既然已经领会了本诗的特点是借物抒情,我们能不能也借某一意象写几句献给我们最爱的人呢?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相信大家会妙笔生花的。

(初一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布置这样的作业,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近现实生活,让他们进一步感受亲情和爱。)

(六)板书设计:

纸 船

寄母亲

冰心

我 纸 船 母亲

叠 放 梦

爱和思念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了燕子妈妈三次让燕子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收获,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使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这篇课文告诉孩子们:对一件事物,只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课文有两幅插图,不仅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产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说学情

童话故事《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主人公小燕子与它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已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一般。这让他们读起来备感亲切,很自然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进行比较;最后把小燕子当成学习的榜样,并从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事要认真的道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制定为:

三、说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5个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能力目标:图文结合,角色朗读,深入理解课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为: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明白做事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教具准备:

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冬瓜和茄子贴图、实物(西红柿和黄瓜)、头饰、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法

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真正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为此设计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2、自学、合作、探究法。

3、评价、鼓励法。 4、多媒体教学法。

五、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为此设计以下学习方法

1、竞赛、游戏法。 2、自学、合作、探究法。

3、读、思、议结合法。 4、实物观察法。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结合本课的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环节一:音乐入题,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上课,我首先让孩子们边听边唱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儿歌《小燕子》后质疑:小朋友你们喜欢小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关于小燕子和她妈妈的故事,出示课题《一次不一次有进步》引导学生读题并质疑: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插入动画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带着问题,怀着好奇的心情进入学习。

环节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出于导学提示:在读的时候,用圆圈把生字组成的词语宝宝圈出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2再出示“帮小燕子找家”游戏,采用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自主识字的兴趣。3最后出示词语,找出哪两个生字宝宝没有组词,由此引出“躺”和“挂”的教学。然后让学生通过图片直接贴在黑板上理解这两个字,加深印象,帮助识记。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小燕子找家”的小游戏对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进行检测,使他们能更好的学习课文。

环节三:品读课文,读中明理。

1让学生听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想,出示自字要求屋檐下,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干什么?请同学们用横线划出燕子妈妈说的话。2然后指导学生学习燕子妈妈说的三句话,引导学生读出妈妈温柔、亲切的语气。(可采用个别读、比赛读、表演读方法)再抓住重点词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细看看体会燕子妈妈一次又一次耐心教导和鼓励小燕子去观察。3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兴趣容易转移,我设计课间律动这一环节让学生跟着钢琴曲做燕子飞翔的动作跟着小燕子到菜园去看看,再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找出小燕子去了菜园几次?它看到了什么?用波浪线划出小燕子说的话。4指导学生学习小燕子说的三句话,读出小燕子经过自己一次有一次的仔细观察后,发现冬瓜和茄子不同的那种一次比一次高兴、快乐、惊奇的语气。5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小燕子三次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一样?第一次发现冬瓜大,茄子小。第二次发现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第三次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里用放大镜放冬瓜和茄子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小燕子观察得认真,连这么细微的不同都发现了。6分角色朗读,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7最后、请学生小组讨论想一想,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多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明白是因为小燕子观察一次比一次认真。

设计意图:通过电子白板的互动,多种形式的读和评价,老师适度点拨,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环节四:动画回顾、角色表演。

出示动画版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播放动画视频后让学生戴上头饰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链接课文视频动画和学生角色表演,让学生在快乐中加深对故事的印象,从而明白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环节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出示实物水果(黄瓜和西红柿)让学生发现这两种水果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用 “妈妈,妈妈,我发现了……”句式回答,由此让学生明白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嘴尝、鼻子闻、耳朵听等方法发现它们的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口语交际,延伸课文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七、说板书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我采用“图文式”板书来突出重点,为学生理清思路。

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7

《世界多美呀》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借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的口吻,叙述了她认识世界的全过程,从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个童话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童趣,充满美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的好教材。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田字头”、“羊字头”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练读、讨论、评价、欣赏、表演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以及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兴趣。其中目标1和目标2是课文的重点,目标3是课文的重点更是难点。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它们投入课文所致的情境中。

第一课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将设计三个步骤层层推进:首先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引出课题,读好课题,然后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接着,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我着重对“湛、茵、澄”进行正音,对于“ 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句子,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这是学生难读的句子,我将引导学生读正确。在初步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内容,美读课文,让学生通过选择性阅读,再次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同时使学生的朗读水平螺旋上升。最后,我将预留七、八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世、界、美、鸡和乎”,尤其是“界和美”带有新的偏旁“田字头和羊字头”,两个字中的撇画起笔学生容易写错,因此我让学生借助笔顺表,细致地分析汉字的结构、笔画、笔顺,自能识字。再通过老师的范写,学生的描仿,正确、规范地书写,最后,让学生当堂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下面,就第二课时着重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

首先在导入课文后,出示文本有关词语,让学生以连词成句的方式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在复习旧知同时,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课文的第一段讲了小鸡从蛋壳中看到的世界。这一段语言简练,相信学生在理解上不存在困难,但学生对小鸡当时的感受可能一下子难以体会到位,因此我设想让学生朗读后,通过交流,在对课文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再用直观的课件演示,让学生来体验小鸡在蛋壳内刚刚醒来的过程,再激发学生换位思考,体验小鸡的感觉,使学生进入了情境,了解蛋壳内小鸡的内心感受,最后指导学生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还可以配上动作,进行表演朗读,增加了趣读性。而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主要写了小鸡所看到的蛋壳外的美丽多彩的世界,语言生动优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首先设置情境让学生猜猜调皮的小鸡会怎么做呢?出示相关句子,读后汇报交流自己读懂的。在此过程中,抓住“啄呀啄呀”、“很久”、“才”引导学生把小鸡的辛苦读出来。接着围绕“它从洞眼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情地说。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考虑到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是理解的难点,我设想先出示后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在脑中放小电影,发挥学生的想象,把他们带入纯净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抓住“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三个词语,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侧重训练,来理解词语。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学生对“蓝湛湛”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但是他们只知道“蓝湛湛的天空”,“蓝湛湛的大海”,利用图片帮助学生拓展眼界,了解很大很深的湖泊也是“蓝湛湛的”。学生对“绿茵茵”了解比较充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积累,用“绿茵茵”练习造句,并教给学生造句的方法。学生对于“碧澄澄的小河”缺乏实际体验,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出示对比图片,帮助学生正确了解“碧澄澄”。我想,当这些抽象的词儿和学生的理解以及多媒体展示的画面融合在一起时,世界的丰富多彩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了,看着这五彩的世界,我相信学生一定能够被大自然的美所陶醉并由衷地热爱这个世界。此时再通过学生优美的朗读把自己的体验、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从而来感悟课文精妙的语言,在朗读中体悟语言的魅力。第三、四段我相信我班学生有了第二段的亲身体验后,通过读读、演演就能感知小鸡迫切享受大自然的美以及兴奋的内心活动,受到情感熏陶。

三、拓展迁移,了解世界。

我发现,在课文的结尾处,也就是课文第四自然段留有许多空白。我设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小鸡看到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了吗?那它还可以去哪里看一看呢?会看到什么呢?这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跟小鸡去旅游,并出示填空:我们来到——————————,看到————————。引导学生学习用文中的语言来说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入角色的体验,将书面语言内化于心,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课外延伸,丰富体验。

另外,为了把课内课外有机融合,适当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我设想给学生预留一个有关读、画、说的选择性作业:喜欢朗读的学生找一段动听的音乐,练习配乐朗读;喜欢美术的学生,可以把你眼中的世界用自己画笔展现出来;喜欢看书和上网的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查找一些有关小动物的出生、成长或搜集世界各地的邮票、图片等,做一个专辑。喜欢采访的学生可以采访你的爸爸妈妈,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板书: 世界多美呀

天空 蓝湛湛的

树木 绿茵茵的

小河 碧澄澄的

说课稿 篇8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设计《螳螂捕蝉》这一课时,主要有以下几点设计意图:

一、重组课文,落实重点。我打破了文章的序,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演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二、发展语言,注重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读熟恐怕是前提。因此,我在设计中,也很重视学生的读,给每一位学生读的机会,并且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快速读、朗读、默读、自由读、齐读等。在读的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因此,对学生每一次的读,我都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力求让学生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感悟,将书本知识内化,进而要求学生复述故事。“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复述、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三、训练思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的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因此,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感悟到少年是在智劝。

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XX小学科学团队的成员。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方面向各位老师进行我们团队的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做为“物质的变化”单元中的起始课,内容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变化的。从长远来看本课的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初中学习物理、化学奠定基础。所以在编排和设计上都体现了前瞻性和铺垫性。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世界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第一部分要求得出“物质”的概念,通过举例例证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个观念。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学习的铺垫,也是今后学生形成哲学观点的奠基石。第二部分是“物质在变化”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从观察和操作中体会概括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本质,并且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第三部分是“让物质发生变化”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认知巩固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再次体验物质的两种变化,并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新的物质。从而理解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变化是人为的,有些变化是自然的。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五年级的科学课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的知识,比如食盐溶解在水中,水的三态变化等,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不难理解把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物体称之为物质。但对于空气、声音、火、电等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来说就有些难与理解,为了让学生明白它们也都是物质,我采用了演示实验的方法,用自制的简易天平做热空气上升的实验,证明了空气的存在;物体的振动说明声音的存在;酒精灯燃烧时的火焰证明火的存在,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啦,由此让学生感悟到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对于物质变化这一现象学生也比较熟悉,因为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生活的实际。如:物体变形、燃烧、生锈,所以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那就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是不是产生了不同于原来物质的新物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物质变化的复杂性,也为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编排分析确立如下三维目标:

科学概念: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用举例、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

2、通过组内对比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手工纸、易拉罐、压扁的易拉罐、火柴、燃烧过的火柴梗、铁钉、生锈的铁钉、装有水的药瓶、装有冰的小药瓶、粉笔、白纸、蜡烛、铁片

演示材料:自制简易天平、酒精灯、多媒体课件(教材相关内容),实物投影

四、说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我们以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以激趣设疑、观察讨论、课件演示、实验操作等方法为策略,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以问题设计为核心,以教师引领为主导,以学生探究为主体。适时地给予点播,让学生更多的“说起来”,“动起来”,使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比较出物质变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认知过程逐步的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流程:

本课我们依据制定的教学目标,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情境是促进一节好课形成的前提。教学中我们创设了折纸比赛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趣,体验了人为的方法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制成各种各样的纸作品,进而延伸到教室内的各种物体它们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初步建立“什么是物质?”的概念,提出核心性的探究问题“物质会发生变化吗?”进而揭示课题进入到新课的教学之中。

二)认识化学变化

1、过度引入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我是这样引入的,我说再给你一张纸,你能让它发生别的变化吗?

学生回答可以烧,接着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拿出一张之点燃,让学生观察,说说纸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说说,纸燃烧是和纸的折叠一样属于物理变化吗?

我认为这样引入下面的学习,过渡自然,同样的只面对一种东西“纸”,让它发生不同的变化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但是这是学生熟悉的东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2、认识化学变化

让学生看大屏上课件出示的幻灯片

(1)火柴燃烧前后的对比图片(2)铁钉生锈前后的对比图片。

教师划着火柴让学生观察,说说火柴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会说有火焰产生,还有烟,火柴燃烧后就变成了灰。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问:火柴燃烧后火柴还是火柴原来的物质吗?

火柴燃烧后就产生了新的物质,有烟、有灰,不是原来的小木棍了。

教师再让学生看看铁钉生锈前后的图片,比较铁钉发生了什么变化?铁钉的铁生成了锈,那锈还是铁原来那种的物质吗?

接下来让学生比较铁钉生锈和火柴燃烧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像这种在变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就叫化学变化。

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科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法,小学高段科学知识涉及到初中的知识,有些内容其实是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哲学的基础,学好这些知识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多,涉及到的实验也多,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形象思维想抽象思维过度小学生喜欢动手动脑喜欢做实验的课,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上课尽量做实验即使是演示实验也比不 做干讲或者照本宣科要得多好,因为学生看见了就印象深刻,学生亲自做过实验理解的会更好。在这节课中我多次演示实验比如报纸的折叠,报纸的燃烧、火柴的燃烧就是为了让学生看见生活中的这些变化。

三)学习新课:

1、认识世界是物质的

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学习的铺垫,也是今后学生形成哲学观点的奠基石。教学中我们运用了谈话和实验演示的方法,证明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已经知道实际观察到的物体都是物质,像书包、水果、木头、大树、动物、人体等等。

提问:那么在教室里有没有我们观察不到的物质呢?使学生意识到教室里充满的空气。可是像空气、声音、电和光这些现象,学生难以触摸比较抽象,而教师解释起来难免比较牵强。为了让学生明白它们也都是物质,我们研究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到空气的存在。出示自制简易天平,用酒精灯给其中一个易拉罐加热,引导学生观察。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在易拉罐上方杠杆尺上粘贴了纸条。当易拉罐里面的空气受热上升时学生观察到纸条在飘动,由此说明空气的存在。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看到了空气的存在,所以空气也是物质。实际上除了空气,还有在实验中我们看到的酒精灯燃烧时的火焰,以及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和我们每天用到的电都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它们也都是物质。

建立完整的物质概念,(出示课件):物质就是指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这部分教学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物质在变化

这部分内容就是让学生从观察和操作中体会概括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本质,并且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我们为每组同学们准备了四组身边常见的物质(易拉罐、压扁的易拉罐、火柴、燃烧过的火柴梗、铁钉、生锈的铁钉、装有水的药瓶、装有冰的小药瓶)进行观察。为使学生能有序的观察和思考,我们为学生送上了温馨的观察提示,并配有观察记录表。

(课件出示)观察提示:

1、把易拉罐压扁,易拉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改变了物体的材料?

2、观察水和水结成的冰它们有什么不同?水结冰后是否变成了别的物质?

3、观察火柴和火柴燃烧后变成的火柴梗,思考:火柴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燃烧后的火柴梗还是火柴吗?变成了什么物质?

4、观察铁钉和铁钉上的锈,思考:铁和铁锈有什么不同?铁锈还是不是铁?

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汇报观察结果。根据学生观察记录汇报(课件出示)易拉罐被压扁和水结成冰的图片

讨论:易拉罐和水结冰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两种物质在变化上只是形状、形态和大小发生了变化,物质本身的材质没有发生变化。

接着(课件出示)火柴燃烧前后和铁钉生锈前后的对比图片。

教师划着火柴让学生观察,说说火柴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会说有火焰产生,还有烟,火柴燃烧后就变成了灰。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问:火柴燃烧后火柴还是火柴原来的物质吗?火柴燃烧后就产生了新的物质,有烟、有灰,不是原来的小木棍了。

教师再让学生看看铁钉生锈前后的图片,比较铁钉发生了什么变化?铁钉的铁生成了锈,那锈还是铁原来那种的物质吗?

接下来让学生比较铁钉生锈和火柴燃烧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这两种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都产生了不同于原来物质的新的物质。

然后(课件展示)易拉罐被压扁、水结成冰、火柴燃烧前后和铁钉生锈前后的对比综合图片,让学生讨论这四种物质的变化过程,那种变化在课堂上能实现?那种变化在课堂上不能实现?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从中理解物质都在变化,有的变化速度很快,有的变化速度缓慢。

3、让物质发生变化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认知巩固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再次体验物质的两种变化。并且加深印象。教学时为学生提出实验要求让学生去感受去实践

(课件展示)实验要求:

A、请用尽量多的方法使粉笔、白纸、蜡烛发生变化

B、说说变化的情况

C、把变化的情况记录在实验单上

小组活动、汇报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以上几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讨论后得出结论:物质的变化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2、知识拓展:

讨论: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说出你的依据。(引导学生说出岩石——风化;房屋——变形、裂缝;马路——塌陷、隆起等)使学生知道这些物质也在变化,它们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变化。

小结:总之物质是在变化的,变化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等,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另一类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重视了学生的实践、体验,最后在实践之后,更深入思索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自然地渗透哲学观点物质是变化的。本节课在多处渗透了哲学观点让学生认识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变化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

3、知识巩固:

(课件展示)说一说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谈所得)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六、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立足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书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结构材料的物质名称,二是物质变化的两种情况:一是形状、大小的变化;二是产生新的物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给老师提出您的宝贵意见,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学相长,谢谢大家。下面有请我们团队的其他老师进行教学展示。

说课稿 篇10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 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

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

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