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乐进修 人气:2.56W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一、总体要求

1、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哽、踱、惩罚、祈祷、懊悔”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3)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领会这种写法并学习运用,激发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

(4)领会本文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教学重点

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的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3、教学难点

(1)掌握通过心理、语言、行动和外貌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2)揣摩文中的关键句、警策句,理解其丰富的内涵。

4、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

一、学习内容

(一)预习

(二)教材助读

1.都德(1840~1897),法国19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法国政府当时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2.本文从题材上来看是小说,记叙文有六要素,小说也有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描写。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哽咽: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2)自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

(3)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分别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复述故事情节。

(4)理清文章思路。小组交流为课文分部分。

二、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一)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是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

关于小弗郎士

第二课时

一、继续品读课文,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味人物的思想情感

1.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2)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2.变换视角,创新写作。

要求: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提示:要根据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合理想象。想象要符合文中的具体情景和人物的身份,应着重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当韩麦尔先生看到镇上居民来听课时会有什么感受?当他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时究竟在想些什么?

二、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

1.找出小说开篇的两处环境描写。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中对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解题

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到怎样的作用?

四、学以致用,总结提升

以“母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知识拓展

根据课文结尾,展开合理想象,假如你是小弗郎士,请以“散学以后”为题续写一段话,不少于350字。

六、清理过关,课堂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