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乐进修 人气:1.02W

初中语文《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初中语文《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的:

1、赏析诗歌,理解诗歌的内涵。

2、体会两首诗歌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诗歌的美,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教学难点:理解两种物象的含义。

教学策略:朗读法,对比法。感悟法。

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对事物敏锐的感受能力。对于诗歌而言,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和感悟,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涵,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净化和升华心灵。本课两首诗,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一中一外,两位大家,灵犀相通。所以用对比法更能够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形式上的异同,形成对诗歌的立体印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最近你们有没有看到电视上有则广告中一对母女的对话:在家嫌唠叨,出门了就想念,怎么办呢?打电话吧。妈妈说:你就这么离不开手机呀?女儿答:“妈妈,不是离不开手机,是我离不开您!”这种情形你有体会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两首。

板书课题。

二、指名配乐诵读诗歌。教师注意结合具体句子点拨指导语速、语调、轻重、顿挫等事项。

三、赏读诗歌、感受诗歌内涵。

1、同学们,你认为这两首诗歌表达的内容和主题有什么共同点吗?是什么?

指名回答。都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

2、请用“——————————用—————————————表达对母亲的———————————。”这一句式说话,并根据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3、诗歌中的“纸船”和“金色花”是什么意思呢,诗人为什么要用它们来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爱呢?

纸船:纸船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金色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四、细读诗歌,领会诗人圣洁、博大的爱。

1、学生介绍两位大家的常识。补充作者写此文的背景。

①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尽管船外是美丽壮观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飘流到日夜想念的母亲身边。一个独特的物象,寄托了诗人对母亲无限的眷念之情,

②20世纪初,也就是泰戈尔写这首诗歌的时候,是他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你怎么看?

2、材料回放:

冰心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他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她的朋友是谁?印度诗圣——泰戈尔。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爱是两人共同的作品主题,并且,这爱是一种何等圣洁、博大的爱啊!

3、带着你的感悟,有感情地重读课文

五、指名再读课文,体味特色。

两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是否一样?

金——天真、欢快、充满童趣、享受母爱。

纸——低沉、深情、充满期待的、向往母爱。

课堂总结:

在爱的天空里,两位大诗人给我们播撒了最瑰丽的花瓣。怀着对自然和生命的虔敬,他们的笔下流泻着一条涓涓不息清流,它流淌过我们的心田,荡涤了一切尘埃。

六、布置作业:

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简单地写出自己的真心体会,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