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

乐进修 人气:9.49K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试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梨、盘、图片、小棒、圆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

1、()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书上做)

3×()<224×()<37

()×2<11()×5<38

2、用坚式计算除法、(齐做并指名板演)

订正笔算除法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

(1)出示例16÷3=

引导学生操作,用圆片代替梨,小棒横放代替盘子、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

边操作边思考,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

分后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6÷3=2

试让学生口述算理后回答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被除数6表示被分的数,3表示平均分成3份;2表示每份是2;被除数6下面的6是2与3的乘积,表示每盘分2个,3盘共分了6个,也就是被分掉的数;横线下面的0表示6个梨全分完了,没有剩余、

教师在“0”旁板书:没有剩余、

(2)出示例17÷3=先按题意列式7÷3=

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按照6÷3=2的方法操作,观察7÷3也就是把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演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把7个梨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有没有分完?每个盘子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教师启发讲解:剩下的1个,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还能分吗?既然不能,就只有剩下它了,那就是说,把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2个,还剩1个,那么用竖式如何表示7÷3=?

教师用6÷3=2的方法类推讲解,指名回答:

被分的数是几?平均分成几份?怎样写?

每盘分得几个,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

有3个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2×3=6)那个分掉的数“6”应写在什么地方?

7个梨,分掉了6个,有没有剩余,在竖式里应写在哪?

教师强调:7个梨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这个“1”要写在横线下面,表示分剩下的数,这个没分完剩下的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余数”、(彩笔板书“余数”)

横式怎么写呢?在等号后面先写商“2”,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商2的后面要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读作“2余1”、教师领读算式7÷3=2……1读作:7除以3等于2余1、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求出商以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3)对照、观察、比较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异同点,揭示本节课的重点、关键,沟通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同点:算式表示意义相同,都表示平均分;列式方法相同;被分的数,平均分的份数,每份分得的数及分掉的数,在竖式中书写位置相同、

不同点:6÷3=2正好分完,没有剩余:7÷3=2……1没分完,有剩余、正因为有剩余,所以在得数的写法上及读法上不同、

(4)反馈练习:

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先摆一摆,再把下面的竖式写完整、

在学生操作、分析、列式、计算完成后进行订正,重点提问被除数11的下面8表示什么数,横线下面的3是什么意思,横式等号后边怎么写,读出算式,并说出算式表演的意义、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

(1)出示例2:38÷5=□……□

(2)学生尝试计算、思考,遇有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并总结出试商方法、试算、讨论后回答:把38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怎么想?(每份是几,分成5份,

就是5个几,想5和几相乘的积要比38小,不然的话不够分,前提是不能正好分完、)

相乘的积太小了还可以再分吗?(说明没分完,还可以分,一直到不够分为止,所以5和几相乘的积不仅要小于38,还应最接近38、)

那么5和哪个数相乘的积小于38又最接近38呢?5×()<38,商6行吗?商8行吗?为什么?

所以计算有余数除数时,要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比被除数小且最接近被除数、

(3)观察比较,找出规律、

比较例1、“做一做”、例2,这三题里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4)反馈练习:

14÷4=□……□

订正时指名学生说思维过程,重点说试商的方法、

三、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察板书,思考回答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教师纠正性、补充性地进行小结、

随堂练习

1、(1)口述计算过程、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7÷5=38÷6=47÷9=

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着重检查余数的大小和别忘在横线上写余数、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在方框里填合适的数、

布置作业

计算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5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竖式计算:28÷9=

(2)有17个苹果,每3个分一盘,可以分()盘,还剩几个?

17÷3=()盘()个

二、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1)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2)预设:知道了划船的人数,还知道了每条船最多坐4人,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追问:“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坐满了是4人,坐5人不行)

“至少”是什么意思?(就是最少的意思,应该让每条船上都坐满人,22个学生都上船)。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三、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一)独立尝试

问题: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

提示: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然后再列算式。

(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

找两个学生板书算式并说说理由,为什么要用22÷4(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有几个4,用除法解答)。

(1)讨论辨析。

问题:竖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在讨论中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体会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5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6条船,你觉得呢?

2、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应该怎样安排他们?

检验: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教师和学生用活动贴纸摆一摆。)

梳理:在研究问题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

四、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做一做第一题

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问题: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3、至少要运多少次啊?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加1”。

五、交流理解,提升认识。

(一)审读题意,独立尝试。

完成做一做第二题。

问题: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最多”是什么意思?

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二)交流想法,体会“舍余法”。

问题:

1、最多能买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2、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

(三)对比感悟,提升认识。

同时出示“例5”和“做一做”第2题。

对比分析:这两道题,我们都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问题,但上面这道题余下“2人”就要增加1条船,下面这道题余下“1元”,却不增加1个面包。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道理?

巩固练习:

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

总结:今天研究的问题你学懂了吗?

六、课堂作业。

作业:第69页练习十五,第1~2题。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3

一、复习目标:

1、在综合练习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巩固加深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并且能够运用它解决问题。

3、拓展练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能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1、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且能够熟练的利用口诀求商。

2、理解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复习设计:

(一)、导入新课,复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个或两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读一读,并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

3、根据老师给的4个数写一道除法算式。(出示:55、6、7、8、)

【通过让学生自己写除法算式,并用这些算式来展开复习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更对学生有一种促进作用,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二)、复习如何判断除法算式是否正确。

24÷5=3…946÷8=5…618÷3=5…328÷9=3…2

小结:在计算除法时,不仅要使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还要注意余数是不是比除数小。

【设计目的:这部分内容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对除法算式进行自我检验,同时通过判断的形式使学生将检验的两个要求牢记于心。虽然“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不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便在复习期间强调这种检验方法很有必要。】

(三)、复习运用口诀快速求商。

你能很快说出下列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吗?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21÷5=()…()36÷7=()…()

43÷8=()…()51÷6=()…()

(四)、复习除法竖式计算:

导入:同学们能够运用口诀来求商,真棒,如果老师想要同学们用竖式来求商和余数,你会吗?

48÷9=61÷7=26÷3=35÷4=(总复习题3)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练习,指名上台板演,评讲时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并根据算式说说竖式各部分的含义。

【设计目的:这两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强化学生试商的方法,能够利用口诀快速求出商是几,并能用竖式来表示,明白竖式每部分的含义,进一步熟悉用竖式来求商,并能时刻关注到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会根据除得的情况来判断商的大小。】

(五)、思维拓展。

导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下,那余数可以是几呢?接下来我们看看下面一道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8=□…□,余数可能是()

(2)□÷9=□…□,余数可能是()

(3)□÷6=□…□,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4)两个数相除,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

师:从这几道题里,你知道了什么?能把下面的填空补充完整吗?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要比()小。在余数的范围中,最大的余数要比除数少()最小的余数是()。

【设计目的:通过这道题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会根据除数的大小来判断余数出现的可能性,并为下学期学习除法的验算埋下伏笔。】

(六)、综合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导入: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面有几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解决?

1、王老师带来32个糖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2、妈妈买了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衣服?还剩几个纽扣留作备用?(总复习题4)

第1、2题同时练习,反馈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并对这两种题型进行区别和总结。

【这两题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和“包含分”两种用除法计算的题型特点。】

3、22天里面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体会有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是隐含了一些条件的,解决这类问题要联系生活实际找出隐含的条件。】

4、一瓶纯净水8角钱,小明用3元钱能买几瓶,还剩多少钱?

【本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关注在解决问题时除了要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注意单位是否统一这些小细节。】

5、37个小朋友去公园划船,每条船限乘5人。他们至少要租几条船?

【本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时候结果要比所求出的商多1,而有时则可以忽略余数。】

6、小熊送给小猴6篮桃子,每篮有8个,如果小猴每天吃5个,可以吃多少天?还剩多少个?

【本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会解决一般的除法问题的基础之上能够分析条件,找出条件之间的关系,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七)、延伸拓展

张老师把1—50的卡片按顺序发给李平、赵强、张虎、刘红四位同学,第35号卡片发给了哪位同学?

【本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讨论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不仅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力量。】

(八)、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有余数的除法,通过今天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这节课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总结的目的不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更是对学生情感的提升。】

(九)、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

()÷()=()…()

55÷8=6…7

48÷9=61÷7=26÷3=35÷4=